第47章 可喜可賀
楊廷和苦笑:“先生未免也太……他就一毛頭小子,怎擔得先生‘小友’之稱?”
內閣三學士,文學造詣方面,李東陽名氣最大,劉謝都要稍遜一籌。
李東陽道:“以楊慎的才情,未來成就必定在你我之上。”
“先生謬贊了。”楊廷和謙虛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犬子也就還好。”
嘴上這么說,楊廷和對這個兒子亦是滿意的緊。
頓了下,道:“后年就春闈了,楊慎正在苦讀,京師這邊官僚氣太重,我怕擾了他學業,故沒讓他來京。”
李東陽頷首,道:“這是對的,他這個年紀,正是讀書的好時候,后年春闈……以楊慎的才學,不說狀元及第,也必定是頭甲。”
“呵呵……這誰說的好呢。”楊廷和笑笑,又閑聊了一會兒,起身作揖,“今日先生一言,廷和受益良多。”
李東陽跟著起身,道:“內閣現在只有你我兩人,我已是垂垂老矣,這些日子多賴你費心。”
“先生這就太見外了。”楊廷和連忙客氣,接著,蹙眉問:“依先生之見……,內閣可會再添新人?”
“這是肯定的,兩個人著實有些少了,內閣閣員不說多,怎么也要三五人才是,我呢,精力有限,也干不了幾年了啊。”李東陽嘆道,“估摸著啊,過不了多久,內閣就會再添新人。”
聞言,楊廷和不禁緊張起來,道:“先生以為,新任大學士會是李長青,還是楊一清?”
對這兩個人,楊廷和還是很忌憚的。
前者的手段、能力,他自認敵不過。
后者是封疆大吏,總督數鎮軍務,還兼著陜..西馬政,權柄之大,完全不是他能抗衡的。
這二人誰入閣,他的內閣二把手之位,都會受到嚴重威脅,如何不緊張?
李東陽失笑道:“依我看,這兩個人都不會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