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起名
李青目光一凝,很快明悟過來,詫異道:
“你打算立安樂堂那個做太子?”
“卻有這個想法。”朱見深直言不諱,“他也才六歲,朕以為完全來得及培養。”
李青眉頭微皺,沉吟良久,問:“他是什么時候出生的?”
“成化六年七月初。”朱見深說。
現在是成化十一年六月下旬,準確說來還不滿五周歲,但這時代沒有周歲這個說法,小孩出生就一歲了,嗯…確實來得及……
李青沉吟道:“怎么突然冒出這個念頭了呢?”
朱見深默了下,道:“朕今已二十九歲,到了而立之年卻無其他子嗣,著實有些心慌,且,國本空懸太久,于江山社稷而言,卻有很大弊端。”
頓了下,又道:“如今朕正值春秋鼎盛,身體健朗,若是再過些年……便有了其他子嗣,培養太子成人所需的時間成本,朕怕未必承受得起。”
李青緩緩點頭,又是很長一陣沉默,才道:“你以為,此子如何?”
“還未雕琢,尚且未知。”朱見深如實說。
接著,他又借貞兒之言,說了立這個孩子做太子的好處。
當然,朱見深是認同,才說與李青聽。
李青聽后也頗為贊同,想了想,道:“我還是那句話,前期你必須自己帶,至少要帶到十歲;有精力的話帶到快成年更好,至于日常學習……
你實在忙不過來的話,可以讓一個文官、一個武官、一個內書堂太監來教,但一定不要多,最好控制在三人之內。”
李青嚴肅道:“還有一點很重要,在此之前,可千萬別讓他去東宮住,留在皇宮才是上上之選。”
國之儲君的學習強度大,朱見深沒那么多精力全權教導,不過,知識可以讓其他人代為教導,思想、觀念、治國理念、帝王心術這些……還得由朱見深本人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