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跋扈的官二代
組建勢力李青已經做過了,當初道一至道九便是,只不過,那只是小打小鬧。
按照李浩的‘將心比心’,大明在享受資本帶來裨益時,也要承受其帶來的弊端,那種情況下,小打小鬧就不夠用了。
人手倒是不愁,作為武當山的大師兄,肯定要用‘自家人’,問題是……用自家人也不是說就萬事無憂了。
人心最經不起考驗,而資本家最擅長的便是腐蝕人心。
哪怕靜心修行的道士,也不見得頂得住……
李青幽幽一嘆,拿方才激勵朱厚熜的話,激勵自己,“路雖難,行則將至。”
……
自李青信口胡謅一通之后,朱厚熜的態度端正了不少,修仙長生仍是熱衷,可國家大事上,較之以往更加努力認真了。
上朝理政,下朝批注,稱得上兢兢業業。
李青雖知他目的不純,仍是頗感欣慰,若是朱厚熜能一直保持下去,別的不說,幫其延年益壽,李青是不介意的。
性格上,朱厚熜有缺陷,能力上,朱厚熜比之他堂兄朱厚照并不遜色,更有甚之。
朱厚熜更沉穩,不容易沖動!
擴建學院的款項已經撥付,商會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對此,朝堂上難免仍有怨言,卻已威脅不到政令推行了。
倒是一條鞭法,李青、朱厚熜、乃至內閣,意見高度統一,謹而慎行。
于是,只在蘇杭兩地又做了試點推行,并不急著推廣,唯恐火候過了,一盤好菜給燒焦了。
當然,也不是什么事兒都順風順水,比如內閣幾位大學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彈劾,尤以彈劾張璁的言論最令人哭笑不得,也最兇險。
張璁,朱厚熜,臣與君同名,大逆不道!
二人的這個COng,并不是同一個字,不過,真上綱上線起來,卻也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