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商人的價值
朱厚熜捏了捏眉心,緩緩放下,問道:“先生,一條鞭法的推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好像不該這般著急吧?”
“治大國如烹小鮮,確是如此。”李青說道,“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條鞭法影響深遠,如若不事前做好準備,只怕結果只會功虧一簣!”
朱厚熜低頭看著桌案上抽絲剝繭的分析,以及應對之法,心中很是矛盾,久久下不了決定。
不可否認,上述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都是極好,可再讓李家野蠻發展,難免會喧賓奪主。
哪怕現在,哪怕沒有李青,朱厚熜都不敢輕易對李家動手。
因為,大明朝廷都有些離不開李家了。
這才是讓朱厚熜最難受的。
李青像是看穿了他的心里想法,笑道:“這只是方案之一,皇上如若不滿意,我還有別的辦法。”
“哦?”朱厚熜立即喜出望外,“先生請說。”
“由朝廷出馬,在各地建平價的糧庫,讓百姓辛辛苦苦的勞動所得,有個公價!”李青說。
“這樣……”朱厚熜想了想,苦嘆道,“這確實是個好法子,只是未必如你我所愿啊!政策都是要人來執行的,下面小吏也要喝湯,難免……”
“讓價格有冗余!”李青沉聲說,“同時對小吏嚴刑峻法,讓他們能多少揩點油水,再提高了犯罪成本,如此,能最大限度的解決問題!”
朱厚熜皺眉不語。
李青料到會是這么一番局面,補充道:“朝廷收購糧食,可采用一半銀子,一半寶鈔的比例。”
朱厚熜眼睛一亮。
這好啊!如此一來,等同于用一半的銀子就完成了收購!
畢竟,印寶鈔又沒有多大成本。
只是,很快他就意識到好像哪里不對,朝廷用寶鈔收購,百姓交稅也是用寶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