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風云人物
這些大佬被下面人硬推著,不得不順應潮流,否則必被踩在腳下。
朱祁鎮心中歡喜:果然,一切又如李先生所料,按這個局勢發展,不用十年,朕之權柄必定比肩當初的父皇,甚至有所超越!
~
早朝散后。
李青不可避免的成了風云人物,口碑也成兩極分化,有人罵他以邀直名,也有人對他心存好感,畢竟李青這一番操作,極大程度上鞏固了他們的權力。
不過,終究是罵他的人更多。
因為他在朝堂的發言,造成了太多的人事業。
一時間,李青成了京師名人,甚至連販馬走卒都知道了這么一號人物。
而李青這個七品的都給事中,也正式走進了朝堂眾大佬的視野。
有人看出他潛力不凡,前來巴結,也有人眼紅他,惡意中傷,李青一下子處于政治權利中心,光是應付就讓他精疲力竭。
李青最煩這些個人情世故,于是干脆大門一鎖,誰也不見。
愛咋咋地,我不出門,你又能如何?
事前,李青就想到了會有這么個結果,特意換了個質量上乘的大門,還臨時加高了小院院墻。
眼見巴結無望,許多人粉轉黑,開始拿李青靠著保舉做官說事。
朱祁鎮哪肯放李青離開,彈劾李青的奏疏一律留中不發,反而在裁員的事情上精力旺盛。
不到半個月,就有七百余名官吏被迫致仕還鄉。
與此同時,他將廢除保舉的裁員詔書,下發到大明各地,讓所有人都內卷起來。
保舉制度不過五年時間,還未達到根深蒂固的地步,詔書一經下放,地方上的‘小朝堂’立即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