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2章 荒涼的昌平農場
首都中醫院從公交公司租了十多輛公交車,這才把600多名職工及家屬全部都送到了昌平。
當職工和家屬從車上下來后,看到眼前的荒田,遠處的荒山,心里都是哇涼哇涼的,感覺比這正月里的西北風還涼。
房三曉抱著小女兒從車上下來,剛好一陣冷風吹來,卷起荒田里的黃沙,吹得他眼睛都睜不開,不得不緊緊抱住女兒。
房三曉的妻子趙蘭牽著大女兒的手,右手吃力地拎著一個大箱子。
房三曉的大兒子房敬偉則是背著一個大包袱,兩眼茫然看著眼前這個荒涼的新世界。
“爸,這就是昌平?怎么這么冷清的?”
房三曉嘆了口氣,但做為一家之房,他還是臉上掛上了笑容:
“這里呀原來是皇家陵園,明朝皇帝死后就埋在這個地方,你看這周圍的山圍成一圈,只有西南邊有一個缺口,這可是絕佳的風水寶地噢。”
趙蘭原來在街道做臨時工,這次跟著丈夫一起被下放到了昌平,心里自然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
“哼,還風水寶地呢,不就是一塊墳地嘛,哪里能跟城里相比,這沈院長也真是的,全院400多個職工,怎么偏偏讓我們家下鄉,他憑什么???”
房三曉聽了急得趕緊喊道:
“閉嘴吧你個瓜女子,要不是沈院長,咱們一家早就回漢中老家去了,那時候連戶口都要重新變成農村戶口,哪像現在,至少咱們還保留首都戶口,還有希望恢復糧食供應。”
趙蘭被罵得直翻白眼,顯然心里還是不服氣的。
怎么可能服氣?
一個單位400多職工,偏偏挑了他們這些老家是外地的,或者沒有突出貢獻的職工被清退,被清退的人會服氣才怪。
其實房三曉內心也是不服氣的。
他老家農村,父母兄弟全族供他上學,他自己也努力,好不容易考上了當時國民醫學專科學校。
寒窗十多年,真的是頭懸梁錐刺骨,拼了半條命才換來一個在北平工作機會,以為自己從此出人投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