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捐學校逼走親戚
林三七還有一個優點沒說出來。
如果小洋樓辦學校,學校都會好好保護建筑物,20年后說搬就搬,搬得干干凈凈。
但如果小洋樓一直保持“大雜院”風格,現在人家不搬走,20年后租客也不會搬走的,而且租客還有兒子、孫子,相當于他們永遠可以租住下去。
甚至有些大雜院拆遷,房東想拿筆錢走都不可能,因為租客居住時間長了,就當是自己家的房子了,照樣要求賠償拆遷款。
總之,這就是個泥潭,對林家有百害而無一利。
林苦參思考了一下終于開口了:
“這個辦法不是不行,但你能保證居委會或者街道辦能同意?還有5萬元的捐款,你大哥可拿不出來。”
林三七的特點又開始了,只見他一拍胸脯:
“只要你們答應,這事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林三七穿著上校軍裝就坐在了街道辦事處郭主任的對面。
林三七現在是正廳,這級別跟都市長一樣,街道辦事處主任僅僅是一個科級,自然是對林三七萬分客氣。
更何況還有中央軍偉的介紹信,狐假虎威不是。
郭主任是個中老年婦女,這時候親自泡了一杯白開水給林三七:
“我也不知道該叫你林上校,還是林院長,呵呵,我們仁濟路出了你這么大一個干部,也是我們鄰里們的光榮啊。”
林三七也客氣道:“郭主任,你別客氣,叫我三七就行,算起來我可是你的晚輩了。”
“行,那郭姨也不客氣了,你真的決定要把你們家的小洋樓改造成學校了?”
“對,這是我們家共同的決定,這次我們回老家,看到仁濟路小學破破爛爛的,連個操場都沒有,我父親就很心疼孩子,想著為家鄉做個貢獻。
郭姨當年應該去過我家的嶺南堂醫館,我們家里面兩幢樓,完整可以當教室,中間還有一個天井可以當做操場,辦學校最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