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地鐵》出版
第323章《地鐵》出版
另一邊,和整天嘻嘻哈哈的馬識途不同,余切很快在紀錄片中表現出暴躁的那一幕。
因為在年末,《地鐵》系列在美出版,引發了轟動。
一時間,無數人要來拜訪余切,或是從他身上拿走一些什么。《東風壓倒西風》的攝制組看到,余切忽然變成了和之前不一樣的人,他成了一個完全的“比西方人還西方人”的作家。
如果說,這還在余切的修養范圍內,那么另一件事情就觸及了余切的逆鱗了。
他發現小說被出版商刪改過,個別可有可無的“甲骨文”被省去了。他仿佛回到了燕大湖畔被未名詩社那幫人瞎評論的時候,余切勃然大怒,把哈珀的人叫來訓斥一通。
“誰讓你們刪我小說的?這個人必須離開我的小說,否則我不會再和哈珀合作。”
“余,你和我們簽訂了合同……”
“你覺得我這輩子只能寫出《地鐵》嗎?一切才剛開始,你們要錯過了。你們如果不改,我會盡一切代價換出版社,而且和每一個讀者都說,那是一個我不承認的版本。”
邵琦他們看的瞠目結舌:他們都聽得懂英文,余老師在里面頻繁提到了美式國罵。
而哈珀確實慌了。
余切才二十多歲,他顯然在未來二三十年都處于創作的旺盛期。有兩大條件促使他可以在接下來,仍然是世界一流作家:一個是“哥倫比亞之旅”帶來的無與倫比的作家故事,他極可能熬到年限后直接拿到諾貝爾獎。
這些傳奇故事越是經過了時間,越會流傳的長久。
直到有一天會發生這么一個事情:一幫瑞典文學院的老頭們,討論起諾獎的評選。余切在當年也許并沒有發表什么作品,但他們發覺余切的年紀已到,找了個借口,忽然為了一個他很多年前的小說頒發給他諾獎。
而這小說,甚至不一定是余切最經典的小說。
得知消息的全世界媒體們并不感到驚訝,而是一副“哦,這早該發生了”的表情。
另一個是余切代表的東亞市場。
這是個比歐洲和美國加起來還要大的市場。作家的成就不能用數據來衡量,但是沒有數據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