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立憲會議(上上)
隨著最后一批民意代表的到達,整個飛流堡都熱鬧起來。
大批因為恐慌而到來的大小貴族和地主都齊聚飛流堡,外地的本地的商人,外地的本地的市民,還有那些剛播種完的富農與看熱鬧的勞工都齊聚此地。
期間,先是救世軍印刷并張貼了大量宣傳圣道派思想的傳單與布告,隨后北芒德郡的騎士們也印刷了大量胡安諾派的告示。
拜圣父會的修士們更是走上街頭,直接對著來往的行人傳教。
墨莉雅提手下的教士僧侶們不甘示弱,同樣會在街頭宣傳墨莉雅提的政策。
馬車夫與船主載著龐雜而混亂的消息沿著水路四處傳播。
雖然教會被趕走,換成了一個或者兩個新領主,但對于貴族們來說沒多大區別。
他們只是需要頭上有個領主,姓什么叫什么都無所謂,能保障他們的利益就行。
然而墨莉雅提和霍恩都不約而同地希望削減貴族權力的消息,讓不少鄉下的小騎士和貴族難以接受。
他們要么就匆匆趕來飛流堡試圖制止這一行為,要么就偷偷轉移財產準備逃離千河谷。
他們幾乎動用了一切方法,賄賂救世軍和北芒德騎士們,甚至收買那些民意代表。
但統一的是,他們都不敢以武力手段來對抗這兩位。
從月日到月日,墨莉雅提不斷地接見著各地大小貴族領主、行會會首與富商,甚至會接納一部分人參與立憲會議。
霍恩居所的門前同樣人流不斷,但除了一些僧侶和修士外,大多是零散勞工與圣孫義軍的流民們。
相對于掌握了豐厚資源的女大公勢力,雖然霍恩在郎桑德郡一手遮天,且有擊敗孔岱親王的戰績,卻無法在千河谷整體形成優勢。
如果沒有墨莉雅提這個選項,那些貴族領主和富商們肯定只能捏著鼻子來找霍恩。
在歷史慣性下,墨莉雅提的身份有著天然的統戰力——三王血脈,騎士出身。
但如果沒有墨莉雅提,那霍恩的起義軍估計很早就被孔岱親王九個敕令連突臉剿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