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兵圍濮陽
第313章兵圍濮陽
烈火、殘骸、斷壁、慘叫
下枝龍男站在濮陽縣衙外呆若木雞,這一幕讓他回憶起了那年的關東大地震。
滿目的都是倒塌的房屋,電與木發生的火災,被壓在廢墟下的尸體還有隨處可以聽到的慘叫。
何其相似!
防炮工事?
拆除了民房搭建的磚石陣地?
以縣衙為防御支點,用一個中隊為防御,三個小隊的預備隊?
他精心打造的堡壘型工事,如今卻變成了士兵的堡壘型墳墓。
150毫米重炮?
這是什么?他們整個師團都沒有150毫米榴彈炮!
去年經過加強的第14師團擁有48門150毫米榴彈炮,所以第14師團無論去哪里,都能打開回家的道路。
而華北派遣軍目前僅有第5重炮旅團的24門150毫米榴彈炮,所有的重炮要么在東北,要么就在第11軍。
主要原因便是平原地區的戰爭基本結束,而山區的戰斗,這些重炮又基本派不上用處。
2噸的重量將成為后勤與炮兵部隊的噩夢,如果不是沈復興北上,恐怕第5重炮旅團也要面臨拆解分散使用。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在這個時期,日寇大批量建造運輸船、軍艦、航母,全國的鋼材與資源基本都向海軍傾斜。
有人計算過,用建造大和號的鋼鐵全部用作97式中型戰車,理論上可以制造超過4000輛坦克,但受制于發動機等核心配件,預計可以提供2400輛15噸的97式坦克與4000門150毫米重炮。
那么諾門罕戰役將會是單方面的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