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輔相、首相、民主集中制!
贏福竟然成為了大秦帝國未來的儲君!這可是一件影響深遠、了不得的大事啊。
而后續諸多繁雜的事務,則交由方雄等一眾讀書人去解說和辦理。可千萬不要小瞧儒家的能耐哦,只要他們心甘情愿地出力,幾乎沒有什么事情是他們不能憑借,那張巧嘴給講得明明白白的。
要說這輿論操控的能力,離石最服氣的便是儒家了。儒家仿佛天生自帶一種同化他人的光環,其影響力不容小覷,縱橫冢就是讀書人中最第一噴子,大秦帝國現在已經復生了縱橫家、陰陽家等等,這些已經滅絕的稀罕人才。
更何況如今的皇帝只是一個虛位君主呢?
皇帝究竟是男性還是女性實際上并沒有那么重要,這其中存在一個關鍵因素——它可以有效地保障國家政務的連貫性和持續性。
即使皇帝年紀尚小,就像仍處于嗷嗷待哺階段、需要依靠乳汁喂養的嬰兒一樣稚嫩,人們也完全不必為此憂心忡忡,生怕整個龐大的帝國會被這樣一個年幼無知的孩童所操控。
與此同時,對于那些可能大權獨攬、一手遮天的權臣的出現,我們同樣沒有必要過度焦慮。
要知道,當下的內閣首相固然已經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可以稱得上是權傾朝野的權臣了,但是,在其之下還有另外九位閣臣與之形成相互牽制之勢,自稱輔相可不是自謙,而是要告訴天下人,輔相有九個,再晉一步就是首相。
當面臨某些具有爭議性且各方觀點相持不下、難以達成一致共識的事務時,這種閣臣之間的相互制衡機制便開始發揮作用了。
各位閣臣都會基于自身立場與利益考量,提出不同看法和主張,并通過激烈辯論來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正是由于這種多方勢力之間,微妙而復雜的平衡狀態,才使得國家政權得以穩定運行,避免了因某一方勢力過于強大,而導致的政治動蕩或朝局失衡局面的發生。
每當面臨那些充滿爭議、各方意見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的情況時,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種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持有不同觀點和利益訴求的人們局,逐漸成長并發展壯大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社會階層。
而這個階層一旦崛起,必然會提出參政議政的要求,期望能夠通過政治途徑來捍衛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假如那個時候我依然健在,或許出于某些考慮,我會選擇主動將權力讓渡給他們。
然而,需要明確的是,這種做法僅僅只能暫時抑制住矛盾的爆發,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矛盾的根源仍然存在,只是被掩蓋或者延緩了而已。
但倘若不幸的是,我已經離開了人世,那么我的后代子孫們將會如何應對呢?
如果他們過度迷信于家族所掌握的武裝力量,企圖以武力鎮壓國內洶涌澎湃的革命浪潮,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