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函谷智斗:藏鋒破勢定乾坤
次日,巍峨朝堂之上,女帝端坐在龍椅,聽著朝臣奏報各地民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察局勢。
“報——!”一聲凄厲的長喝,打破了早朝的秩序。眾人尋聲望去,只見一名渾身是血的暗衛,踉蹌著闖入殿內。他鎧甲破碎,身上傷口還在滲血,撲通一聲跪地,聲嘶力竭:“啟稟陛下!秦王嬴烈舉兵叛亂!現已連克十城,兵鋒直逼關中!”
此言一出,朝堂嘩然。大臣們面面相覷,有人驚得茶杯打翻,茶水潑灑在朝服上也渾然不覺;有人雙唇顫抖,欲言又止,似不敢相信這顛覆乾坤的巨變。女帝卻只是眸光微凜,指尖輕輕叩擊御案,那節奏不疾不徐,卻讓殿內嘈雜聲瞬間凝固,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著女帝的決斷。
“詳細說來?!迸勐曇羟謇?,不帶太多波瀾,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平靜下,是即將翻涌的雷霆。暗衛強忍著傷痛,匯報道:“秦王暗中積蓄力量,不知從何處得精妙兵略,所率大軍勢如破竹,十座城關守將或降或逃,如今……如今已逼近函谷關!”
殿內一時死寂,唯余銅漏滴答。女帝垂眸,長睫在眼下投出陰影,沒人看清她此刻的神情,卻能感受到空氣里彌漫的肅殺。
咸陽城外,烽火臺連燒三日,濃煙蔽日,似在宣告一場風暴的降臨。秦王嬴烈身披玄甲,立于中軍帳前,玄甲上的鱗紋在火光中流轉,如蟄伏的黑龍。他指尖劃過輿圖上“函谷關”三字,青銅面具遮住面容,卻遮不住語氣里的森冷與志在必得,嘴角勾起的冷笑,似在嘲諷這天下棋局的脆弱。
帳內,懸掛的《武侯兵要》竹簡泛著陳舊油光,卷一“控勢篇”的墨跡被反復批注,邊角都起了毛邊。嬴烈望著輿圖,眸中暗光涌動——他身后五十萬大軍,是蟄伏多年的利刃,如今出鞘,連破十關的捷報傳遍天下,而這一切,皆因那套“先固己、再借勢、終控局”的不敗心法。
他抬手撫過竹簡,似在與千年前的智謀對話:“武侯遺策,助我破局。這天下,該換種活法了。”帳外,夜風卷著烽煙,撲打在軍帳之上,獵獵作響,如同嬴烈心底,那聲震碎枷鎖、撕裂舊局的吶喊。
而這頭朝堂震蕩,那頭咸陽軍威,兩股力量如同交錯的雷霆,即將在大乾的版圖上,撞出毀天滅地的火光,攪動著這盤本就波譎云詭的棋局,讓所有人都陷入這場權力與野心的漩渦,難以脫身……
朝堂之上,暗衛的奏報仍在殿內回蕩,大臣們的驚惶尚未平息,女帝的聲音已如寒潭破冰,清晰而堅定:“傳朕旨意——”
她目光掃過階下群臣,最終落在楚凡身上,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攝政王楚凡,即刻點領三十萬先鋒軍,奔赴函谷關,務必死守關隘,阻攔秦軍西進!”
楚凡上前一步,抱拳領命,聲音沉穩如磐石:“臣,遵旨!”他鎧甲未卸,昨夜朱雀塔頂的酒氣尚未散盡,此刻眼底已只剩肅殺,轉身時玄色披風掃過地面,帶起一陣凌厲的風。
女帝目光轉向另一側的楚懷瑾,繼續下令:“鎮國大將軍楚懷瑾,于次日卯時出發,率領二十五萬大軍為后援,攜帶糧草器械,與先鋒軍于函谷關會師!”
楚懷瑾一身銀甲,應聲而出,抱拳時甲胄碰撞作響:“臣定不辱使命,助攝政王蕩平叛亂!”他眉宇間燃著戰意,當年杭開城的廝殺猶在眼前,此刻面對秦王叛軍,眼中只有破敵的決心。
兩道旨意落下,朝堂上的慌亂漸漸平息,大臣們望著楚凡與楚懷瑾的背影,仿佛看到了定心的支柱。女帝緩緩起身,龍袍曳地,聲音傳遍大殿:“秦軍雖銳,然我大乾軍民同心,何懼之有?諸卿各司其職,安撫百姓,穩固后方,靜候捷報!”
楚凡領旨后未敢耽擱,直奔城外軍營。三十萬先鋒軍早已整裝待發,士兵們鎧甲鮮明,長矛如林,見楚凡馳馬而來,齊聲高呼:“愿隨王爺,死戰破敵!”
楚凡翻身下馬,接過親兵遞來的長槍,槍尖在陽光下泛著冷光。他站在高臺上,望著下方黑壓壓的軍陣,沉聲道:“秦王叛亂,踐踏和平,函谷關是關中屏障,丟則京城危矣!今日隨我出征,不破秦軍,誓不還朝!”
“不破秦軍,誓不還朝!”三十萬聲吶喊震徹云霄,驚得飛鳥四散。楚凡翻身上馬,長槍直指西方:“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