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定心聞言只是眼珠轉了轉:“其實我沒見過那位姜大郎君,最近只聽過他一些傳聞。應當是看不上我這等粗鄙之人,若我真嫁進去也罷,不過就是相看兩厭,虛度余生罷了。”
姜樾之握著她的手:“定心,你在庵堂這么多年,也知道嫁人并不是女子最好的歸宿。你出了定慧庵,也該有更明亮的未來,你就趁著對付嫡母的功夫,回去好好想想,你的以后是怎么樣的。”
“我的以后……”這句話醍醐灌頂,她從未想過這個問題。阿娘在時,她只想跟著阿娘,阿娘不在后,她也只想跟著師傅。
如今,她無人可以依靠。
還記得她出庵堂時,師傅對她那副神情,似乎也在為她的未來擔憂。
姜樾之抿了一口茶:“如今再喚你定心也不妥,你俗塵里的名字喚什么?”
“我姓吳,喚笙若。”
第71章赴宴那人身上,有姜樾之的影子…………
靖國公府,正院。
古檀木床上帷幔輕垂,榻上福壽紋錦被疊得整齊。沿窗下擺放著一張雕花紅木梳妝臺,桌邊坐著一位雍容婦人。梳著高髻,別著象征身份地位的品級夫人簪飾,對鏡梳妝。
“今兒里里外外可都安排好了?”何氏略帶威嚴地開口,今日是她四十大壽,正巧今年秋闈姜九昭榮獲榜眼之位。雙喜臨門,靖國公府便大肆操辦慶賀。
“回夫人的話,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保證不出一點岔子。”春蘭回道。
何氏滿意地看了看今日的妝容:“嗯,還有昭兒那,今兒盧娘子也會來,讓他警醒著些。”
春蘭:“大郎君自個有數,今兒咱們就將那門破落戶的親事給退了。最好啊,今日和盧府結成好事。”
何氏想到若姜九昭娶了盧尚書的女兒,這往后的仕途啊只會一帆風順。想到這,不由得又想起在尼姑庵里的那個便宜女兒,心中不禁得意。
做出那檔子丟人的事情來,就算陛下看重又有何用,還不是堵不住悠悠眾口。姜家的榮耀還是得看她的兒子。
“入冬了,樾之那你也派人去看看,送些衣物吃食過去。雖然人在外受罰,但好歹還是姜家的女兒。”
春蘭奉承道:“還是夫人慈悲心腸,大娘子做了那等子錯事,您心里還念著她。”
何氏扶了扶自己冗雜的發髻,滿不在意道:“好歹還記在我的名下。”
靖國公府張燈結彩,往來賓客絡繹不絕,盛京有頭有臉的夫人娘子們都受邀出席。女人家湊在一起,少不了多嘴多舌議論一些坊間傳聞。
最值得討論的,當然還是姜樾之這位一朝跌落神壇的盛京第一貴女。
盧思云穿戴得體,被一群貴女們圍在一處,津津樂道著:“所以說,其實早在皇后娘娘壽辰時,姜樾之就已經和那小倌相熟。一起習舞,男女肌膚之親不可避免,感情就是那時候產生的。一時間無法自拔,這才干了這樣的蠢事。”
有人在一旁搭話:“原本也沒什么,都是那姜二娘子將此事宣言得沸沸揚揚。將自家的丑事宣揚出去,對自己而言有什么好處。”
“都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看啊還是得怪姜樾之自己,受不住迷惑。”
“哈哈哈,男子禁不住女子誘惑也是常有的,難不成你們的父親兄弟就不會被女色所迷?換個身份來看,我倒有些同情姜樾之了呢。”
總之眾說紛紜,平日里都與姜樾之交情不錯,這種時候也會為她說句話。
“這件事倒是先不說她錯與對,只是白白浪費了太子妃的位置。明明板上釘釘是屬于她的,如今乾坤未定,盛京又是一波風云。”孟吟道。
盧思云總歸是仰著下巴,不置可否,乾陽盧氏乃是前朝就存在的大家族。舊禮根深蒂固,認為女子就該三從四德,怎好去逛花樓吃花酒?
有好事之人戳了戳盧思云的胳膊:“誒,話說你這么知道這么多的,是不是……”她揶揄地笑了笑,“姜大郎君同你說的?”
盧思云羞赧地躲進好友的背后:“姐姐你說什么呢?”
季娘子:“還瞞著呢,我們都知道你好事將近,只等那姜大郎君退了親事。你們就該合庚帖定日子了吧?”
盧思云雖然矯揉造作了一下,心下也是認定了姜九昭這個未來夫婿的。更何況如今得了榜眼之位,前途無量。
季娘子拍了拍她的手道:“為了你,姐姐我啊也去看過那吳娘子。一副土財主做派,什么金的銀的只管值錢的就往頭上戴。與身上的衣料絲毫不搭,我看啊連你的一根頭發絲都比不上。”
盧思云勾了勾唇:“各花入各眼,吳娘子也會有屬于自己的歸宿的。”
眾人一聽還能不明白?合著已經將姜九昭看作自己人了,這不明擺著搶人家的夫婿。只可惜,那吳家人微言輕,怎可能敵得過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