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霸氣側漏
一百七十億美元,起談。
李牧表情淡然的一句話,驚的半晌說不出話來。
在自己來之前,ceo就交代了紅杉的底牌價,是一百六十五億美元。
所謂底牌價,就是紅杉參與競價的最高限度。
雖說ceo沒有明確表示,萬一牧業(yè)科技要求的價格高于紅杉的底牌價應該怎么辦,但是按照正常的流程,紅杉一旦定下底牌價,那么結果無非就是兩種:在這個價格范圍內(nèi)如果能談下來,紅杉就進;如果超過這個價格,紅杉就退,這么多年來,幾乎沒有發(fā)生過第三種可能。
紅杉和其他風投一樣,每一筆投資都要計算潛在的利潤空間以及資金風險,牧野科技c輪這種大宗投資,一口氣就出去十幾億美元的現(xiàn)金,所以更要對風險反復評估,畢竟紅杉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是所有董事會成員以及下屬各基金投資者共同的資產(chǎn)。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紅杉認為牧野科技在未來多少年之內(nèi)有可能達到一千七百億美元的資產(chǎn),也要合理衡量這背后蘊含的風險,決不能因為一家企業(yè)現(xiàn)在的發(fā)展順風順水,就草率的做出決定,留下風險隱患。
對風投來說,他們在領投或者獨投的時候,一定會想辦法壓低實際估值,這一方面是為了減少資金投入,一方面也是為了將來更好的脫手。
一億估值的時候進來,五億估值的時候撤出,讓下家在五億的價格上接盤,這就是一般風投賺錢的套路,但是如果自己接盤的時候就沒把握好溢價,讓其他投行評估的時候認為自己接盤的價位過高,那么將來脫手時就很難賣出高溢價。
一下子想了很多,李牧見他表情古怪,心里也猜出自己開的價碼可能把他給嚇到了,在他之前,自己已經(jīng)嚇到了兩個風投公司的代表,所以李牧一點也不以為意,微微笑著說:“漢克斯先生不需要太糾結,華夏有句古話,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就是說即便我們因為價格談不攏而沒能達成合作,但我們之間依舊還是朋友。”
輕輕點了點頭,一臉認真的對李牧說:“李總,坦白說,牧野科技的情況我們做過非常深入的客觀評估,一百七十億美元的估值確實太高了,如果按照這個估值來融資,恐怕能接受的資本少之又少。”
李牧表情淡然,帶著超然自信的說:“漢克斯先生,我想先糾正一下你剛才話里的錯誤。”
眉頭一挑,看著李牧等待著他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