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搞錢
通安村,沒有高志遠在身邊的杜紅英真是覺得盛夏的夜漫長得很。
想了想,干脆做短褲吧。
沒錯,她扛回來的粗布是有大用處的:做了短褲可以拿去賣,或者實物交換也行。
這個時代說是很嚴要割資本主義尾巴,事實上農村集貿市場并沒有管得這么嚴。
當然,糧食是絕對不能買分年度的,其他的大多是自留地的自產自卻,涉及到糧油布這些物資的時候是需要票的,沒有票的就是議價,普遍要貴一些。
杜紅英知道這個時代的人都是穿的長褲子,夏天穿一個齊膝蓋的短褲涼快得很。
只是還沒有出現過。
包布的都是些有殘缺的瑕疵的老粗布。
一毛錢一尺,售貨員賣出去了還可以得獎金;而杜紅英也覺得自己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將馬燈掛在墻上這玩意兒可不比電燈,是真的燈下黑。
杜紅英算著時間,如果按上輩子的軌跡來算離通安村通電還有十年時間。
超級懷念啊。
杜紅英挑出來長長的一截燈芯,讓燈光更亮一些,然后就開始踩縫紉機。
到底是年輕眼睛好使,踩起來也不費勁兒。
不到半個小時,三條齊膝蓋的短褲搞定。
沒有松緊帶,杜紅英就直接搞的皮帶腰,這個時代農村人誰會穿皮帶啊,大多數是用黃膠鞋帶子系上兩個皮帶扣就搞定了。
總之一切都不成問題。
看著自己的作品,很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