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棉紡廠改制
能怎么辦?
杜紅英給的建議就是多勞多得,看業績吃飯。
工資與業績掛鉤,養老的把位置騰出來。
“國營企業的員工都是旱澇保收,端著鐵飯碗,愛誰誰,業績什么的關她屁事兒。上班端著一杯茶,拿一張報紙,一坐一整天,下班拍拍屁股走人……”
“紅英,你是怎么知道的?隔得這么遠,你居然都知道我們上班的狀態?”
杜紅英……不好意思啊,還真給說中了啊。
“國家為什么要改制,要讓企業自負盈虧,就是這種人太多了,養了太多的閑人。”杜紅英倒是看得很清楚:“舅媽,建議你去深市看看,去看看我大表姐的服裝廠,那里的銷售員是怎么搞銷售的。”
“對噢,我為什么不去學習一下經驗。”蘭英一高興就掛電話:“行,紅英,今天就說到這兒,我先去上班了,回頭聊。”
聽著電話那邊傳來的“嘟嘟”聲,杜紅英氣笑了:她這個舅媽就是國企領導的架子啊,還說是來討經驗的,都沒有一點感謝的意思。
咳,不對,不能讓人家感謝自己。
相反,自己要感謝她。
早些年瑕疵布料都便宜了自己讓自己賺到了第一桶金。
后來幾年服裝廠要布料她也是給自己開了后門。
不過,想想現在他們廠的改制,兩個廠的業務也算是幫了她一個大忙了吧。
所以,世間所有的事兒都能形成一個閉環,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互利互惠是最好的。
杜紅英還在這邊想事呢,那邊蘭英騎了自行車風風火火的上班了。
一進辦公室,鋪開紙筆就寫了申請。
“去深市參觀學習,順便推銷咱們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