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充大尾巴狼(求訂閱)
“這個…安特衛普原來有足夠多的工坊跟設備,但是在八十年戰爭時期,我們損失了幾乎所有的工人,現在我們雖然還有工坊,但沒有足夠的工人去做這些了。”阿納爾搖了搖頭回道。
“難道一個工坊也建不起來?我是說…難道整個安特衛普、甚至是尼德蘭,也聚集不了一批工人?再培養更多的工人來恢復工商業?”阿方斯無奈吐槽道。
“呃…這個…我會跟總督大人說的,只是我也不能保證有效…”阿納爾尷尬回道。
“我覺得…我還是另外寫一封信給里昂吧…也許他會想到辦法的。”阿方斯其實也明白阿納爾的心態,或者說這本就是加萊面臨的問題。
加萊一開始也沒有這么多工人,主要就是天主教出身的商人跟工坊主,自然也更喜歡招聘天主教的工人跟學徒,這使得無論是技術還是人手都不足以超越荷蘭人。
正因此,阿方斯才會做主,由胡格諾教徒的弗朗西斯管理商盟,利用其胡格諾教徒的身份,吸引了大量的胡格諾教徒跟新教徒工人;
再加上,阿方斯一開始推出的是鏡子工坊跟銅器工坊,并不需要技藝高超的新教徒工人,這才沒有凸顯工人不足的缺陷。
但西屬尼德蘭卻不同,八十年戰爭讓它損失了幾乎所有的新教徒,別說匠師,連學徒都損失慘重;
再加上時間跨度太大,足足幾代人過去,技術傳承斷絕、工業的停滯導致工人另謀生計;
現在要招攬工人建設工坊,已經不是動動嘴巴或者揮舞著金錢就可以解決的了。
“其實您去跟總督大人說會比較好。”阿納爾開口道,因為阿方斯跟拜塞里昂本就不是同一陣營,他們的互相幫助也是有底線的。
當他們再通過安、阿納爾去傳達意見,這個底線就會進一步放大,很多他們兩個人可以點頭的合作,在安跟阿納爾這里就會被拒絕;
對于急于恢復、西屬尼德蘭元氣的拜塞里昂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我會去的,月中或月底吧。”阿方斯苦笑著搖搖頭道,現在真的是太多事情擠在一起了…
“唉...對了,您提及印染,又要大理石磚跟雕塑,您是覺得,奧斯坦德能提供給您的商品太少了嗎?”阿納爾又開口問道。
“不然呢?我們的計劃是十天一個周期,一個周期會在奧斯坦德停靠兩次,我不可能空船回來的,多少船的貨靠岸,就要拉回多少船的貨。”阿方斯無奈道:
“對于你們來說,也需要更多的產品進行交易,才能彌補貿易逆差;我的船在加萊、奧斯坦德跟阿姆斯特丹三地跑,我們三方的貿易差,得從賣給其他國家的商品中賺回來。”
“您是指...提供相同價格的商品嗎?”阿納爾尷尬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