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這是你對待老板的態度嗎?(求訂閱)
“從想法來看,您對福祿特商船的改造思路是正確的,裁掉部分船艏樓跟船艉樓,并且給船艏減負;再用斜帆增加船艏的抬高,這都會給艦船帶來速度的提高。”曼努埃爾指著模型道:
“但這對于船的龍骨來說,無異于大大提高它的壓力。船艏上翹,則意味著水的浮力都集中到船舯跟船艉上,船體往下壓,船頭又往上坳,一旦風速過大,船艏跟船舯的連接處會被撕扯開裂的。”
“原來的設計確實會存在您說的那種可能性,但很高興荷蘭人存在同樣值得稱贊的造船師,他們聯合我的合伙人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我的船全做成了這個樣子。”
阿方斯拿出那張已經被自己改動過的荷蘭人送來的圖紙,笑著繼續道:“他們選擇拉丁帆作為尾桅,我決定換成我剛剛得到技術的明國硬帆;而船艏依舊改造成我請您嘗試制作的飛剪艏。”
“跟原來的設計有什么區別嗎?”沒怎么看過原始設計圖紙的亞索,撓了撓頭問道。
“首先尺寸完全變了,原來計劃的是33尺寬、138尺長,但現在則僅僅只有28尺寬跟106尺長,完全達不到4:1的長寬比,只能看成3.5:1;
另外整體船身也縮小了,水線下13尺,水線上只有12尺,就像一根躺在水面上的圓木。”曼努埃爾指著圖紙道:“這樣的設計給了它很高的穩定性,它就像一個飄在水上的碗,可以沉,但很難側翻。”
“那剛剛說的折斷問題呢?”亞索又問道。
“首先是我們要增加的這個空心船艏鼻,它可以破開擠壓船艏的水,還能對沖興波阻力;前桅又因為連接斜帆受到向上的拉力,船艏會被風力帶著上翹,自然就減少了折斷的風險。”曼努埃爾指著圖紙分析道:
“而同時,因為整體的長寬比有所縮短,那么龍骨所能承受的力量也會對應的提高,在整體變得矮平的情況下,它受到的海水擠壓也會變得更均衡。”
“您瞧,如果說,我們把這個船艏鼻做得寬大一些,當我們的船頭抬高時,船艏鼻剛好跟船底平行,很大一部分壓力就由船艏鼻來承受了,那船的龍骨自然也要堅固耐用得多。”阿方斯笑著開口提議道。
其實給木質船增加這樣的異形船艏鼻,絕不是一件易事,他只是打算利用這個機會讓曼努埃爾提出工藝難題,然后借此機會推出船底包銅的技術;阿方斯甚至在計劃,給整條船附加一個新的船底,這樣還可以給船底增加水密隔艙!
“其實附加一個船艏鼻對整個船體是傷害更大,因為船艏鼻的受力會傳遞給船殼而不是龍骨,這使得船頭的船殼會更加脆弱;”但曼努埃爾的回答卻大出阿方斯的所料:
“要增加這樣一個船艏鼻,最好把船頭的一部分船殼拆除,像加裝撞角那樣附加一個龍骨的凸起,再把這個船艏鼻包裹并與船身連接一體;這樣船艏鼻的受力傳遞給整條船,才是最合適的處理辦法。”
“這不會導致漏水嗎?一個并不協調的凸起,很容易磕碰到吧?”亞索便開口道。
“明國有一種水密隔艙的技術,把船底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隔離艙,當其中一個或者多個隔離艙進水時,其他艙室依舊沒有漏水,可以繼續穩定行駛。”阿方斯笑著說道:
“現在這批船是具有空間亢余的,我們完全可以把船底隔斷,分成一個一個的水密艙,把船艏鼻隔離在船殼外面。”
“但是這種水密艙一旦部分漏水,應該如何排出積水呢?”曼努埃爾有些奇怪問道,現在的船都是有排水井的,把各個甲板層漏入的海水通過排水井統一抽出,如果使用水密艙,那么難道要每個水密艙都配備排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