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密探回報消息急,陰謀詭計早防范
在朝廷的一系列舉措下,大唐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藩鎮也都暫時收斂了異動。然而,李軒深知,藩鎮問題由來已久,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徹底解決。他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安插在各地的密探,如同他的耳目,時刻關注著藩鎮的一舉一動。
這日,李軒正在御書房中審閱各地呈遞的奏章,一位身著黑衣的密探匆匆趕來,神色焦急。他在御書房外跪地叩首,聲音急促地說道:“陛下,大事不好!卑職剛剛得到消息,幽州藩鎮和揚州藩鎮雖表面上配合朝廷政令,但實則暗中勾結,正謀劃著一場陰謀。”
李軒聞言,神色一凜,放下手中的奏章,沉聲道:“起來,詳細說來。”
密探起身,快步走到李軒面前,從懷中掏出一封密信呈上:“陛下,這是卑職好不容易獲取的情報。據信中所言,王雄和趙勇聯合了幾個心懷不軌的藩鎮,打算在朝廷舉行大型慶典之際,發動突然襲擊,妄圖一舉推翻朝廷,割據一方。”
李軒打開密信,仔細閱讀,眉頭越皺越緊。待看完信后,他將信重重地拍在桌上,怒聲道:“這些藩鎮,竟敢如此大膽!朕對他們恩威并施,他們卻不知悔改,仍妄圖謀逆。”
李軒深知此事的嚴重性,他立即下令召集宰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等重要大臣前來商議。大臣們得知消息后,紛紛神色凝重地趕到御書房。
宰相張博看完密信后,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此消息若屬實,那局勢將萬分危急。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兵部尚書也神色嚴肅地表示:“陛下,臣建議立即調遣軍隊,加強長安的防御,同時對參與陰謀的藩鎮進行軍事威懾,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李軒沉思片刻,說道:“軍事威懾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能打草驚蛇。若現在就調兵遣將,恐怕會讓藩鎮提前發動叛亂。我們需先摸清他們的具體計劃和兵力部署,再制定詳細的應對策略。”
刑部尚書站出來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以為,我們可以從內部瓦解他們的陰謀。派一些精明能干的密探,深入藩鎮內部,與那些對叛亂心存疑慮的將領和幕僚接觸,曉以大義,讓他們臨陣倒戈。”
李軒微微點頭,覺得此計可行。他轉頭對密探說道:“你繼續深入調查,務必查清參與陰謀的藩鎮具體有哪些,他們的兵力部署和行動計劃如何。一旦有新的消息,立即回報。”
密探領命而去。李軒又對大臣們說道:“我們一方面要加強長安的防御,暗中調集精銳部隊,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按照刑部尚書的建議,派密探深入藩鎮內部,分化瓦解他們的勢力。同時,對外要裝作一無所知,照常籌備慶典,讓藩鎮放松警惕。”
大臣們紛紛領命,各自回去安排部署。李軒則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次危機的嚴峻性,稍有不慎,大唐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密探不斷傳來新的消息。經過一番深入調查,終于查清了參與陰謀的藩鎮共有五個,他們計劃在慶典當天,以賀禮車隊為掩護,將大量武器和士兵混入長安,然后里應外合,發動叛亂。
李軒得知詳細計劃后,心中已有了應對之策。他下令刑部尚書挑選了一批身手敏捷、頭腦靈活的密探,帶著他親筆書寫的勸降信,分別前往參與陰謀的藩鎮。密探們憑借著高超的技藝和過人的智慧,成功潛入藩鎮內部,與那些對叛亂心存疑慮的將領和幕僚取得了聯系。
密探們向他們展示了李軒的勸降信,信中言辭懇切,曉以大義,同時承諾只要他們臨陣倒戈,不僅既往不咎,還會給予豐厚的賞賜和晉升機會。許多將領和幕僚被李軒的誠意所打動,紛紛表示愿意聽從朝廷的安排,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
與此同時,李軒又讓兵部尚書暗中調集了長安周邊的精銳部隊,在城外秘密集結。這些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而在慶典籌備方面,朝廷依舊大張旗鼓地進行著,絲毫沒有露出任何破綻。藩鎮的密探看到朝廷毫無防備的樣子,紛紛向王雄和趙勇匯報,讓他們更加堅信自己的計劃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