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巫蠱之禍和連鎖反應!秦皇與漢武!(和昨天的合一了)
【火槍有了,自然少不了子彈。】
【就如弓箭所需要的箭矢一般,二者相配才能使用。】
【而火器需要的子彈亦是不斷改進的。】
【正如我們都知道的,現在用的子彈是圓錐形的,而古代用的都是圓形的彈丸。】
【那圓形子彈是如何向圓錐形改進的呢?】
【中國的最早的火槍子彈應該是南宋突火槍的子窠。】
【《宋史.兵志十一》:壽壽府造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后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余步。】
【竹火槍和手銃都使用的是石制子彈。】
【直到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朝開始嘗試用鐵制子彈取代石制子彈。】
【1453年(明景泰四年)寧夏總兵張泰曾奏言,永樂時期下發的34明斤(20kg)的手銃十分笨重,不利于攜帶追擊蒙古游騎,希望兵杖局能夠把手銃重量減輕到8明斤()。】
【并且把石彈改成鐵彈,這樣可以打中更多敵人。】
【隨著嘉靖年間西洋火繩槍的使用,明軍開始了鉛彈時代。】
【而歐洲最早的火槍子彈和青銅火門槍有關。】
【1390年從竹火槍改制成管狀青銅手槍,隨之出現了圓形石制子彈。】
【后來發現石彈對重裝騎兵攻擊力有限,于是石制子彈開始逐步向鐵制子彈轉化。】
【1464年左右,大炮的炮彈就由石制改成鐵制。】
【但是火槍的鐵制子彈普及卻比較慢。】
【1545年沉沒的瑪麗.蘿絲號上撈起來的一些彈丸,有石子的,也有鑄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