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火器終章,四個千古一帝湊不出一個太子?
【除了輕型火繩槍,歐洲人還逐漸研發重型火繩槍。】
【輕型火繩槍發射14g重的鉛彈,而重型火繩槍發射的鉛彈可以達到56g以上。】
【沉重的槍身和巨大的口徑,使得16世紀的重型火繩槍必須用支架支撐才能發射,而且只有身材高大強壯的射手才能使用。】
【西班牙人憑著重型火繩槍,在1525年的帕維亞會戰大概使用輕型火繩槍的法國軍隊。】
【據當時人的記載,西班牙人的大型火繩槍威力驚人,可以連人帶馬一發子彈打穿兩名法國重騎兵。】
【這就是被西班牙人稱作“穆什克特”的重型火繩槍。】
【1599年,荷蘭人將重型火繩槍的重量減到了6到,口徑也略有縮小,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軍隊就大量裝備了這種火繩槍。】
【1651年到1652年英國內戰時,英國人直接將重型火繩槍的槍管長度從5英尺減為4英尺半,使其不用支架也能發射。】
【伴隨著重型火繩槍的減重,火槍手在軍隊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明朝則是于1628年(明崇禎元年)開始使用重型火繩槍,落后歐洲103年。】
【崇禎元年,明廷從澳門招募的葡萄牙傭兵就攜帶了30支重型火繩槍。】
【明朝以鳥銃、鳥嘴銃稱呼輕型火繩槍。】
【用鷹嘴銃、鷹銃、斑鳩銃稱呼這些來自歐洲的重型火槍。】
【輕型火繩槍,也就是當時和日本鐵炮類似的鳥銃,就是明朝最先進的火槍。】
【面對八旗軍的棉布重甲和盾車,彈重3錢,裝藥3錢的明朝鳥銃顯得力不從心,更別提那些射程近,威力弱的手把銃了。】
【此時的明軍,恰恰急需重型火繩槍這樣的破甲利器,因為既有足夠的威力,又不像火炮那樣笨重。】
【在崇禎年間,不僅有徐光啟這樣的先進官員呼吁朝廷制造大型火槍對抗滿清,官員熊文燦也兩度從廣東解送重型火繩槍(斑鳩腳銃)進京。】
【但這些總數只有200門的重型火繩槍,對遼東占據影響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