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心急如焚
然而,這次他猜對了,柳兒面帶憂傷地回答說:“小姐性格冷淡,盡管我是她的貼身丫鬟,但她從未向我敞開心扉,有時候她獨自在房中休息,連我都不讓進去。”
實際上,我和她的關系沒那么親密,她沒必要非得帶上我離開。
再說,按照青歌院的規矩,我雖是服侍云霜姐姐的,但我的身份契約仍掌握在老板手中,那時候我還小,贖身的錢也不多,但她依然沒打算帶走我。
趙清川聽完后,心里琢磨起云霜的性格,覺得她似乎有些與眾不同,就連身邊的丫鬟與她的情感也不算深。
的確,她離開時,真的把丫鬟柳兒丟在了這里,盡管柳兒提到,當時贖她出去的費用并不高。
漸漸地,一位特立獨行的女子形象,在趙清川的心中逐漸鮮明起來。
關于那位吳公子,柳兒說他是一個品味高雅且很有教養的年輕人,大約二十歲左右,留著精致的小胡子。
每次來探望云霜,兩人總是在房內談論詩畫,或是一起彈琴賞曲,他對人很大方,也不讓人反感。
就在他們交談之際,那位年輕的助手已將吳公子的書法作品帶回,趙清川接過字幅,首先檢查了紙張,發現它略顯泛黃,上面還沾了些許塵土,顯然已在墻上懸掛了一兩年。
這幅字未加裝裱,只是一張簡單的宣紙,四角有撕裂的痕跡,顯然是直接貼在墻上的,眾人圍上來一同觀賞,只見上面書寫著幾行工整而優美的行書:
“身處高山之巔,巖石裂縫間香氣濃郁,雖有腳下的云海喧囂,來時不相識……離去時亦不留痕跡!”
字幅下方落款處,沒有印章,僅簡簡單單地寫著“無心”二字。
趙清川凝視著這幅字,輕聲說道:“此人的書法技藝不凡,或許他根本不是姓吳,自稱吳公子,可能就是從這兩個字,‘無心’中得來的。”
在趙清川看來,這幅書法剛柔并濟、結構嚴謹、筆觸圓潤,確實是一幅佳作,然而,這字體仿效了趙孟頫的風格,因其端莊秀麗,初學者常以此為范本。
青歌院的助手之所以將這幅字拿回給弟弟學習,正是出于這個考慮,如果字跡是狂草,或許這幅字也不會出現在趙清川等人面前。
正因為這種字體廣為人知,這位‘無心’公子在書寫時,或許有意隱匿了自己的真實筆跡,加之吳公子行事神秘,趙清川推測,他的姓氏很可能是假的。
查到這里,柳兒和那幅字畫上的線索幾乎挖了個底朝天,藍姑娘在一旁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眼看夕陽西下,可他們的調查卻停滯不前,目前掌握的情況,實在算不上什么有價值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