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家書
關于大冶蘊藏鐵礦一事,馬良原本是打算等待時機合適時再提交上去,在此之前理應是對人保密的。
但此刻身為名義上荊州之主的劉琦問起,再加上又有諸葛亮在場,馬良便索性直接道出,也免得引人懷疑。
“公子有所不知,我曾聽江夏來的士兵談起,夏口附近某條溪流兩岸,常見許多暗色石塊,大小似豆,但捻在手中卻是分量十足。故而我懷疑是否溪流上游分布礦藏,被水流沖刷而下。”
“那這怪異之字,以及這標識……”
聽到馬良所言,出身名門的劉琦并沒有表示懷疑,而是將注意力投向了馬良所畫標識以及簡體字。
“此事畢竟只是道聽途說,我也只是有個大致的猜測,只好先隨便標記一下,以待日后考證,并無什么特別含義。”
劉琦本就是一時興起,隨口而問,眼見如此,也沒有再多過問什么。
而一旁的諸葛亮又怎會不了解礦藏的重要性,眼見劉琦沒了興趣,當即接下話頭問起:“我記得季常乃是宜城人士,竟對探尋礦藏一事如此了解?”
遠隔數百里,自己又從未涉足,再加上荊州向來鐵礦稀少,哪怕馬良再確信,此刻也不敢表現出來,急忙道:
“只是曾在書中讀過只言片語,有心效仿管子,卻自知未得其才,實在擔不得了解二字。”
諸葛亮聞言,緩緩點了點頭。
管仲乃是輔佐君王成就霸業的大才,也是他所向往和憧憬的偶像,自然也清楚其在《地數》篇中有關地利礦藏之論,因而也并沒有覺得馬良這個說法有什么問題。
這個話題就此告一段落,諸葛亮也向著馬良舉杯一笑:“地利礦藏事關家國社稷,日后還望季常依舊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