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視帝”的話語權爭端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種讓人信服的結果。
從金鷹節本身來說,是有助于含金量的提升的。
不管是大眾輿論,還是媒體報道,都認可了這一點。
前世,就是從今年開始,超女參與舞臺的表演環節,金鷹女神等操作,代表著金鷹獎開始走向年輕化和大眾娛樂化。
而如今敢于把獎重點給到優秀作品這一點,得到了大眾和專業口碑,不知道會不會給主辦方帶來一點新的啟發。
其次,史上最年輕的視帝誕生,同時也是最年輕的金鷹獎最佳編劇。
這也是少有的,內地媒體將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稱為視帝。
當然后者,大眾并沒有在意,媒體也是隨意那么一提,畢竟奧斯卡最佳編劇都拿了,同樣也是史上最年輕,金鷹多少有點比不上。
至于視帝,媒體實際上是有很明確的考量的。
這是內地娛樂圈爭奪話語權的一步,先押后再說。
從最佳演員的考量上。
金鷹獎早期,準確的說是在1999年及之前,那時是能很簡單明確最佳男女演員的。
當初的通行做法是,設優秀演員獎,男女各三人,然后從這三人中進行現場觀眾投票,分別選出一位最佳男女主獎。
當年選出的男主是唐果強(《雍正王朝》),女主是趙燕子(《還珠格格》),他們這種就是貨真價實的最佳男女演員,放在后世就是毋庸置疑的視帝、視后。
而在此之后,優秀演員獎變成了觀眾喜愛的演員獎,同樣各三人。
原本的最佳男女主獎,則改為了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員獎(也就是陳麟風拿到的那種)。
得到這個獎的被視為最佳,觀喜獎則只被視為金鷹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