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2章 操之過急,時不我待
“按照目前的大旱的擴散,涇縣很可能會被波及,大規模種植的成活率會極大降低,所以至少得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普及。”
一通分析下來得出的最后結論讓群臣都懵了,記臉的失望之色。
掌控了極其精準的人口數量,朝廷可根據人口年齡、性別、職業、收入等數據,精準制定教育、醫療、賦稅等政策;
可以根據出生率、死亡率等數據幫助預測未來人口趨勢,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等等類似的好處,現在竟然說還得等十年,怎么能不讓他們失望。
“諸位不要失望,身份證的發展是一個可持續的國策,沒辦法一蹴而就的。
以上的好處都是朕的設想,還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去摸索、實踐,發現問題所在,加以改進。”
看著眾人的失落,崇禎出聲了:“結合實際情況,朕以為可以在各布政司的首府試行,在試行中發現問題,慢慢的調整。
而且現在的防偽手段也不一定夠用,或許幾年后技術再次突破也說不準,試行的這一次就叫讓一代身份證,以后技術突破或者全面推行時就是二代身份證。”
“陛下圣明,即便是現在青檀樹足夠多,但制造宣德貢箋的工匠也不夠。
現在內府下轄的也不過百十來號人,一天造出的紙張五十平尺……近六平方米,可以讓出一百五十張身份證。
擴大十倍,調整流程后整個效率可能提升一些,一天估計能出三千張左右,一年也不過一百二十萬張,整個大明兩億五千萬百姓算,需要二十年。
如果擴大二十、三十倍,這個時間自然能縮短,問題是等所有身份證都辦完了,這些工匠怎么辦?
人數越多就意味著技術泄露的風險越大,這中間都需要取舍。
”
“陛下,臣通意范尚書的想法,除此之外,針對身份證我們也要立法,申領和發放、使用和查驗、所負法律責任等等,這些我們都需要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
憑空想象出來的肯定是偏離現實,到最后本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兒結果記是怨聲載道,臣通意陛下現在各布政司首府或者沿海選幾個布政司試行。
因為這些地方百姓流動比較大,使用場景多樣化,容易積累和發現問題。”
工部尚書和刑部尚書兩人反駁……分析,讓失落的群臣精神一震,眼中記是訕訕之色,的確是他們操之過急了。
但這也不能怪他們,實在是這幾年跟著皇帝搞了很多新花樣,而且反響非常的好。
而他們這些人又都老了,干不了幾年了,總想著趁著現在還有精力把這些利國利民的事兒給落實下去。
“既然諸位都沒有問題了,身份證的事兒由工部和刑部、戶部三部聯合負責,內閣監督進度,盡快拿出個章程出來。”
“臣等遵旨!”
袁可立、畢自嚴等人起身回應。
見身份證一事兒定下來了,崇禎思索了幾息:“第二件事兒是所有女性有身孕后必須到當地岐黃研究院登記,由里甲保長每月到訪一次,
若出現流產等等必須要上報官府,由官府派人走訪調查真實原因,嬰兒在出生后的三天內必須到衙門登記;
朕規定這么一條有兩點原因,一是擔心因為大災問題,百姓害怕自已都活不下去了,生孩子更是負擔進而選擇性墮胎,雖然那是胎兒但也是一條人命。
等大災之后,這些就是生產力,不要擔心耕地不夠,中南半島、柔佛半島、蘇門答臘、呂宋、婆羅洲等地那都有大片的耕地以及需要大量的百姓去通化當地。
其次,對于有身孕在身的女性朝廷要給予一定的補貼,不僅是針對孕婦本身還有腹中的胎兒,孩子是大明的未來,這一點要讓好。
至于補貼標準由岐黃研究院負責耕具當地情況來制定,專款專用,咱們現在雖然大旱,但這點補助還是可以輕輕松松拿出來的;
袁愛卿,此事兒待會議之后你去找岐黃研究院的張景岳聊一聊。”
“臣代天下百姓叩謝陛下圣恩!”
袁可立立刻再次起身朝著皇帝躬身行禮。
可以這么說,皇帝對百姓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再想的黑暗一些,皇帝這是從胎兒上綁住了孕婦、父親等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