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將軍墳
據說陳伯屏勇猛過人,往來戰陣如入無人之境!
明瑞平定烏什回亂時,派副都統觀音保為先鋒,陳伯屏為前導。
一日踏平六寨,其間親冒矢石,單騎突入敵陣,生擒烏什首領小伯克賴黑木圖。
因功被明瑞保薦,升為云貴宣慰使。
不過陳伯屏的一生,可以說成也因為明瑞,敗也因為明瑞。
乾隆二十七年緬王莽紀覺興兵作亂,派兵騷擾云南耿馬、孟定、車里等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皇帝派兵平亂,此次戰爭又稱為“花馬禮”戰爭。
然而當時云南緬甸一帶,地形復雜,山多崎嶇,不利于大軍行動。緬王雖被擊退,卻借著山勢地形的掩護,折損不大。
后來反而變本加厲,多次寇邊,屠戮邊民,乾隆數次派兵征絞,都未曾起到作用,反倒損兵折將,屢戰屢敗。
乾隆皇帝我們都知道,自號十全老人,由此可見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怎能容忍如此挫敗?
乾隆三十二年,乾隆調集兩路大軍,共計兩萬五千多人第三次征緬。
明瑞統領南路一萬七千多人,陳伯屏就在其中。北路九千兵馬,則交給參贊大臣額爾景額率領。
據史料記載,九月底,清軍按計劃兩路夾擊,緬王見清軍勢大,不敢正面接戰。
而是采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計策。將戰線拉長,使得清軍無法補給。
但明瑞不愧為一代名將,在他的指揮下,仍然接連攻下數座城寨,打得緬軍節節敗退,深入緬甸境內數百里,未嘗一敗。
反觀北路軍兵,初戰不利,一直梭巡不前,加上主帥額爾景額病死軍中,乾隆命其弟額爾登額接任主帥。
額爾登額上任后,見戰事不利,即命北路軍撤回境內。
這直接導致南路軍孤軍深入,腹背受敵,緬王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