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安北軍進兵河北路
隨著林沖一聲令下,北路軍紛紛行動,按此前定下的行軍計劃,有條不紊的拔營起行。
這其中,水軍只是來了部分代表,大部隊停駐在渤海灣靠近濱州一帶。
因此出征命令下達后,張順帶著隊伍趕去濱州海港,指揮大軍北上,在滄州一帶登陸,收集情報,接應大軍,運輸物資。
馬軍這邊,呼延灼手下的連環馬早已配齊五千名,算是重騎兵,也是一大王牌,由他親自指揮,不到關鍵時刻,都要隱藏起來。
按照他們的預想,在河北路估計用不上,因此是留來進攻遼國和金國的。
其余大軍,則全部投入進攻河北路諸州府中去。
許貫忠兵分兩路,一路向北,進攻棣州、濱州、定遠軍、滄州、乾寧軍、破虜軍一線。
一路向西北進軍,朝德州、冀州一帶進攻。然后北上深州、寧邊軍、瀛洲、莫州一線,最終兩軍在遼國邊境會師,再商議進軍燕云之事。
其中,由杜壆領東路軍,帶馬軍王寅部和步軍司行方部,配合水軍,一路向北推進。
西路軍由石寶領馬軍呼延灼部和步軍縻貹部,在許貫忠指揮下,向西北推進。
林沖坐鎮青州,以為策應。
原本坐鎮青州的盧俊義中路軍,則向向西運動,目標直指大名府。
打回大名府,對盧俊義意義重大,因此,林沖不惜讓兩軍形成聯動之勢,一起進軍,給趙佶等人一記當頭棒喝。
大軍出動,戰事又起,林沖期待又擔憂,不知道這一步棋是對是錯。
如今,是政和七年秋,距離遼國被滅,還有八年,距離靖康之恥,還有九年時間。
林沖之所以如此急迫,是想在此之前,安定河北路,收復燕云十六州,然后將金國阻擋在國門之外,不讓恥辱上演。
這樣做,對安北軍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一個不慎,可能面臨被兩面夾擊、全軍覆沒的威脅。
但是,為了河東、河北兩路萬千百姓不被金軍鐵蹄踐踏,他甘愿如此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