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安北軍揮師向大江
中路軍暫時鎮守青州一帶,水軍亦然重要,因此,設水軍逞威衛,以阮小二為衛將軍,下設戲珠、錦麟兩軍,以謝福、翟源為郎將,各領兵一萬,其余配置一般。
主要協助中路軍鎮守黃河至梁山泊一帶,隨時支援各處水域作戰。
至此,中路軍組建完畢,正式建制運轉。
因李助負責西路軍、蕭嘉穗負責東路軍、許貫忠負責北路軍、喬道清負責南路軍,外加聞煥章、公孫勝入了政事堂,這中路軍的軍師兼司馬,自然由朱武和李懹二人擔任。
至于樊瑞,卸去原本步軍第五營指揮一職,以副軍師身份,充當親軍衛衛將軍一職,兼領司馬,衛名天授。
親軍衛下設馬步水三軍,馬軍名為奉天,郎將由孫立擔任,下設定國、安邦兩營,分別以呂方、郭盛為校尉。
步軍名為順天,郎將由李應擔任,下設強軍、富民、捧日三營,以焦挺、孫新、郁保四為校尉。
其中,捧日為護旗營,依舊負責護衛帥旗,編制為二千人。
水軍名為敬天,郎將由阮小五擔任,下設鎮海、開疆兩營,以喬正、倪云為校尉。
天授軍滿編三萬二千人,是為林沖親衛,負責坐鎮中央,掌控四方。
另外,獨立設置護翼軍,以鄔梨為郎將,下設瓊玉、靈韻兩營,以瓊英、鄔靈為校尉,駐守梁山泊,護衛梁山眾將家眷及一眾百姓。
另外,預備營改設為一衛,名為承啟衛,衛將以老將王煥兼領,其余講武堂軍官,也兼任一軍郎將,全面負責講武堂和預備衛事宜。
而張老教頭成功退休,享受梁山第一個退休待遇。
此外,水軍額外成立拓海衛,以呼延慶為衛將軍,下設拓海、固海兩軍,以費保、成貴為郎將,下設乘風、破浪、掃夷、討蠻四營,以劉夢龍、狄成、卜青、高順(耽羅王子)為校尉。
編制一般,作為機動水師,隨時支援四方。
設置火頭軍,以曹正為郎將,下設食天、祿地兩營,以武植、劉云(曹正小舅子)為校尉,負責三軍行軍造飯,供應糧食酒肉等事。
至此,三軍建制改組完畢,梁山軍整體改稱安北軍,歸屬安北大都護府管轄,林沖為安北大都護,兼任三軍大元帥。
下設東、西、南、北、中五路大軍,除西路軍暫設馬步兩衛外,其余四路軍均設馬步水三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