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771 餡餅
“怎么,有什么不對?”
張萬生就在蘇進旁邊不遠處,留意到他的表情,走過來問。
“沒有……”蘇進搖頭,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這筆筒不錯啊。”張萬生看著他手里剛剛拿出的那件筆筒,伸手接了過來,凝目細看。
這筆筒采用高浮雕技法,取材淝水故事,以崖壁為界,一邊是松下老者圍桌對弈,一邊是茂林溪谷間,二虬髯客策馬疾馳道上。石壁上有陰刻隸書,有款識小印并詩句。
“賭墅已因勝謝元,即臨大事祗夷然。淮淝捷報傳飛騎,屐齒何妨折不全。魯珍絕技繼朱枀,逸品流傳頗寡逢。對弈人間若無事,傳神是謂善形容。”張萬生把題詩念了一遍,嘖了一聲說,“乾隆老兒真是太喜歡隨地大小便了,到處蓋戳不說,吳之蟠大師這珍品雕刻上面也要留詩題字,簡直暴殄天物!”
“張前輩你這話也太粗魯了……”蘇進失笑。
“難道我說得不對?”張萬生斜眼看他。
蘇進也無話可說。
乾隆皇帝是個文化人,自詡文采風流,喜歡/吟詩作對,也喜歡欣賞并收藏歷朝歷代的書畫藝術珍品。
單是欣賞也就算了,他還酷愛在上面涂鴉留印,單是在書畫中常常使用的印璽,就有一百七十多方。
而且他是個皇帝,喜歡彰顯自己的存在感,經常把紅印大章蓋在作品中最顯眼最醒目的位置,讓后世的鑒賞家們感覺到非常的無可奈何。
這種人神共憤的行為,被張萬生評成“隨地大小便”,雖然粗魯,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乾隆印璽和題字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先不說鑒別真偽和斷代的事情,光是這位吳之璠大師。”蘇進公允地評價,從張萬生手上接過了那個筆筒,“吳大師雖然出生嘉定,但因為早年遷居天津,在家鄉名聲不彰。如果不是因為乾隆喜歡他的筆筒,發現上面留下的印識,讓侍臣多方翻檢查到他的存在,說不定一輩子就要寂寂無聲,默默而終了。”
“哼,這也只是一個特例而已。”張萬生不服地說。
“但總也是存在的。”蘇進笑了。
“咦,這一箱木竹雕刻真不錯啊,件件都是難得精品。”張萬生轉移了話題,迅速留意到了這箱文物的珍貴,一件件拿起來細看。
“是啊……”蘇進把筆筒放回去,繼續去看其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