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是不是該去找駙馬爺了?
沒能坑到朱重八那個老登,頂多也就是拼了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這讓楊少峰感覺很是不爽。
而做為一個寬宏大量的好女婿,在沒能成功坑到老丈人的情況下,楊少峰也只能把一肚子的郁悶發泄到公務和雜務上面。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
楊少峰一邊喝著茶水,一邊對寧陽縣所有的吏、役們說道:“打從洪武四年正月開始,你們就算是正兒八經不入流的官了。”
“以后寧陽縣里沒有什么書吏、胥吏、衙役、雜役之分,統統算做是不入流,以后根據各自所做事情的不同,拿不同的俸。”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很扯淡的概念。
總有人喊著朱皇帝給官老爺們的俸祿太低,而官老爺們要負責的工作又太多,需要官老爺們自己掏錢雇傭吏、役和幕僚。
這種說法就純屬于一個月拿著三千塊錢的工資,去共情某位姓馬因為某金服而挨了鐵拳,屬于是扯到不能再扯的瞎扯淡。
吏是拿俸的,有編制,役是服徭役的,沒編制,前者的俸由地方官府截留下的賦稅承擔,后者根本就是不給錢或者由縣庫里撥付一部分錢糧。
如果讓官老爺們自掏腰包去雇傭大量的吏、役,別說一個縣動不動就一兩百個吏、役,官老爺們的腰包是否能承擔的起,就算能,官老爺們也只會徹底擺爛而不可能自掏腰包。
甚至可以這么說:朝廷規定上縣有一百個衙役的名額,官老爺們實際上只用八十個衙役,剩下二十個衙役只有名字,省下來的錢糧就落到官老爺們的口袋里了。
至于說真正超額的情況,比如說朝廷規定下縣有三十個衙役的名額,縣老爺卻用到了五十個衙役,多出來的二十個其實也沒人管,只要縣庫能承擔的起就行。
這也是為什么巡察御史沈灝來寧陽搞四不兩直時,吳彥虎和陳墨敢當著沈灝的面正大光明的說吏、役超額然后哭窮的原因。
楊少峰看了眾多的吏、役們一眼,繼續說道:“還有一個可以說好也可以說壞的消息,那就是跟其他的官老爺們一樣,你們也會被考核。”
“考核能得上者,有升官的機會,考核只得中者,維持原樣兒,若是考核只得下……那就只能被開革出去,連不入流的官都沒得做。”
說到這兒,楊少峰又忍不住搖了搖頭,微微嘆息一聲道:“一群混賬,本官當初讓你們跟著讀書識字,一個個哭天喊地的瞎叫喚,現在本官看你們怎么辦。”
緊接著,楊少峰又將目光投向吳彥虎和陳墨、呂鵬三人:“還有一個更加單純的壞消息,就是你們三個以后跟六房、三班的人都要寫工作報告和年終總結。”
“還有,二月二的春耕,本官暫時沒辦法主持了,你們三個替本官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