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土地肥力的猜疑鏈
瞧著樸得歡和樸成性離去的背影,楊少峰先是呵的笑了一聲,接著便直接轉回了蓬萊縣衙,開始給朱皇帝寫起了“謹奏為勞務派遣”的奏本。
畢竟勞務派遣并不是派遣一個兩個,而是很可能達到一萬兩萬甚至更大的規模,這些棒子涌入大明之后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吃飯問題,不提前做出準備是不行的。
當然,對于楊少峰而言,給棒子們準備糧食可比給大明百姓準備糧食要簡單得多。
給大明百姓準備糧食還要考慮到主食和蔬菜,雞鴨魚肉之類的東西哪怕再少也得想辦法弄一點兒給他們補充營養。
可是換成棒子就沒有這么麻煩了,直接茱萸芥末拌干糧或者拌米飯,河里海里撈回來的魚煮吧煮吧就是一個硬菜,吃剩下的魚骨頭拿回來曬干了磨粉,再添點兒淀粉和魚肉做成魚丸,再擱點兒紫菜就是一鍋海鮮湯。
他娘的,要是這么算起來,棒子勞工的肉食攝入量簡直比大明百姓攝入的肉食還要多,都快趕上那些冒充倭寇的苦役了。
楊少峰罵罵咧咧的寫好了奏本,密封好后直接喊來跛五,吩咐道:“讓人快馬送到通政司。還有,讓人去把棲霞知縣喊來。”
如果說蓬萊縣在楊少峰眼里是抱著金山要飯,那么棲霞縣就是正兒八經的抱著破碗要飯了。
畢竟蓬萊縣靠海,就算農業方面不發達,也有海洋漁業資源可以依靠,只要去掉戶籍限制等亂七八糟的枷鎖,蓬萊縣很快就能發展起來。
而棲霞縣的情況卻是靠山山太多,大大小小的山峰加起來足足有兩千五百多座,靠海又不沿海,想從地里刨食吧,結果土地又太貧瘠,而且十年能旱六次,不旱的時候又會因為山坡地形太多導致降雨期漲急消速,動不動就會來一場山洪。
種種亂七八糟的因素相疊加,導致棲霞縣就是去掉戶籍等方面的限制也一樣不太好發展。
……
樸得歡和樸成性離去的第二天,棲霞知縣陸不平就匆匆忙忙的趕到了蓬萊縣衙。
楊少峰先是示意陸不平坐下,隨后便開門見山的問道:“土地都分配好了沒有?戶籍冊子和田產冊子有沒有登記好?”
陸不平拱手答道:“回府尊,土地已經給百姓分好,每戶皆是十五畝,戶籍冊子和田產冊子也都已經登記妥當,只是……”
楊少峰嗯了一聲,問道:“只是什么?”
陸不平斟酌著說道:“只是棲霞縣的土地大多比較貧瘠,眼下還能盡量挑好的分給百姓,等以后百姓數量慢慢多起來了之后,良田便會不足分配,劣等田……”
沒人想要劣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