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蟄伏期的波瀾
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好幾天。
顧遠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某種規律性的…窘迫之中。
豹哥那邊像是暫時沒了動靜,大概率是在籌備錄音棚或者協調那位未來的歌神阿友的檔期。顧遠對此并不著急,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他曾是習慣掌控全局的大導演,眼下卻要耐心等待別人反饋,實在是一種新奇又無奈的體驗。
好在,他也不是無所事事。
得到了豹哥的那一點資助,顧遠就第一時間就補交了半月的房租,暫時穩住了棲身之所。剩下的錢,必須精打細算。
“以后每天的伙食費,就這么多。”顧遠將一小疊零鈔遞給李曉紅,“用這個賣便當。”
李曉紅接過錢,低著頭,手指有些緊張地捏著衣角,小聲應了句:“知道了,顧先生。”
顧遠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么,轉身就一頭扎進了自己的“創作”大業里。
對他而言,這間不足十平米的小破屋,此刻就是他的“導演工作室”。一張破舊的木桌,幾支廉價的圓珠筆,一沓粗糙的稿紙,構成了他目前全部的生產工具。
劇本。
分鏡頭腳本。
場景設計草圖。
甚至,還有幾首備用的歌曲。
大腦里的那個“資料庫”就像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但這并不意味著“搬運”工作是輕松的。將那些未來的經典影像、旋律、文字,轉化為符合當下這個時代語境和技術條件的具體方案,需要耗費巨大的心神。
尤其是劇本和分鏡,這才是他的老本行,也是他最終的目標。音樂只是敲門磚,電影才是他的星辰大海。
這種高度集中的狀態,讓他幾乎忽略了時間的流逝和周遭的環境。餓了,就等著李曉紅把便當帶回來,匆匆扒拉幾口;困了,就在桌上趴一會兒,或者干脆倒在硬板床上短暫休息。
他甚至苦中作樂地想起了穿越前,兒時老師說的話:“數學題做累了?那就去做幾道英語閱讀理解,換換腦子嘛!”
現在他可不就是這樣?劇本寫得頭昏腦漲,就趕緊扒拉幾首未來的金曲出來,權當放松。要是讓那些還在苦苦尋求靈感的詞曲作者知道了,怕不是要當場氣得吐血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