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開天斧再現,嚇破膽!
第三道菜:尼山踏青。是一道孔府創新菜,是用高湯、青豆與翠綠色的菜葉制作加工而成的湯菜。相傳,孔子七十七代孫孔德成年幼時經常隨其奶媽到尼山踏青游玩,其奶媽為其用青豆作為原料烹制了此道菜。
此菜精選青豆、花生、干貝制作而成,口味鮮咸、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現在的“尼山踏青”的做法則更精巧,將青豆花生剁碎成米粒狀和蛋液拌勻;干貝加去皮花生米蒸透;將加工好的青豆入鍋中炒香,加清湯煨熟;出鍋裝盤,把蒸透的干貝放上。
孟安巖和王擇瑞不懂這些歷史,全靠孔喻禮在旁邊慢條斯理的解釋。
沒辦法,這就是孔府菜最大的亮點。
“尼山踏青不錯。這道菜我覺得是把濟南菜和膠東菜都融合在一起了,非常好。”
“毛竹南薺也很不錯,里面的顆粒非常的脆嫩,這個也經常用在獅子頭里面。”
“孔門豆腐略微差點,不過畢竟時間也不夠,能做到現在這樣,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幾道菜,孔喻禮一個人就評價完了。
“總體來說,水平很高,對于整個孔府菜的體系和脈絡都了解的非常足夠,這就很厲害了。”
孔喻禮非常欣賞面前的這位年輕人——如果他不是南孔人的話。
前人們的恩怨他是不懂,不過,他也明白,那對小木人上面是不打算還回去的。
孔懷玉非常謙遜的鞠了個躬,退到一邊去了。
蘇風這邊叮當亂響了一陣,折騰了好一會才端上來。
沒辦法,速度太快,有的菜直接做壞了,重新做的。
“巧了,我這里面,也有豆腐。分別是新派一品豆腐、三絲玉帶魚卷和什錦葵花干貝。”
新派一品豆腐。相傳乾隆皇帝曾經賜予衍圣公一套滿漢銅錫的餐具,上面鐫刻了當朝一品的字樣。此菜將八寶餡釀瓤入豆腐中,將孔府三套湯沖入其中,得名孔府一品豆腐。
新派一品豆腐口感軟糯,湯汁醇香。制作時,首先準備白豆腐、娃娃菜膽、三套湯,蝦仁、海參、鮑魚、羊肚菌、雞蛋糕、甜蜜豆、精華火腿、胡蘿卜都切成丁炒出八寶餡,山楂糕刻成一品字樣。把白豆腐片出四毫米的片,放到一張沙布上,再改成四毫米見方的形狀,一定不能散,放入八寶餡用施工線系緊,放到提前準備好的一個燒開水的盆里,依次都做好。放入分餐盅里,加入燙好的菜膽,甜蜜豆兩粒,調好味的三套湯,每個擺上一品字樣,上桌即可。
三絲玉帶魚卷是孔府菜中一道經典菜品,色澤明亮,營養豐富,白如玉,造型美觀,口味鮮香,有玉帶著身、連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制作時,取凈魚肉切片,雞脯肉、輔料、調料等制餡,用魚皮做玉帶,卷成魚卷,蒸制,再澆上特制湯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