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流程繁雜
拍了拍對方瘦弱的肩膀,二十三歲的年輕人反而像是中年人一般,開口勉勵著自家研發團隊的管理。
“目前,我們國內的研發資源還是比較匱乏,很多人才在國內學完基礎課程,就必須要去國外留學,學習高級課程。
所以我們能做的并非是一股腦悶著頭,閉門造車搞研發。
我一直在講,要實驗與制造結合發展,希望的就是依靠扎實的產品質量和性能,賺取足夠多的利潤,然后反哺科研團隊。
你現在焦慮的是幾十個人與一百多人的團隊不融洽,以后上千人、上萬人的研發團隊,上萬個研發項目同時展開,你還會有更多焦慮的。
如果你愿意的話,先合理約束研發人員,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目前各自規定好的項目上,集中全力,堅定不移,這才能夠干成事。”
田健恒看向周瑜,他再一次在這年輕人的臉上看到了老廠長的影子。
有魄力,對技術行業有敏銳的察覺力,而且比老廠長還要有生意頭腦,更注重實際生產和研發雙向發展。
西蜀新科技術研發部主管田健恒眉頭緊鎖的進了董事長辦公室,十分鐘后,他神情頗為激動的快步走出了董事長辦公室。
當天,西蜀新科工廠所屬的研發人員與西蜀新科公司的研發人員開了一個小會,會議上,田健恒、鄭承瀚等老員工與輔旦大學張俊平、任之屏等人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
隨后,西蜀新科研發部門的辦公室、實驗室有部分人員調動,部分研發項目得到了更多資源傾斜。
制造部門根據產品研發部門提出的要求,進行了試制之后,理論研發與技術開發、產品制造三大流程的工作人員們最終聯合做出了產品正式圖紙和相關作業文件及電子數據。
在模具品完成以后配合工場技術對模具品進行檢驗,及工廠試作,在對工場試作品的試驗完成以后,周瑜召集各項目負責人召開了質量確認會議。
其他工廠需要開多次會議的事情,在他的主導下,環節被精簡,什么與會人物介紹、流程講解都被減少,每次會議的技術要求都要按時完成才行。
而且在年輕董事長的表率下,這些會議時間都沒有被算作工作時間,這代表與會人員在開完會之后,還要調班加班才能領到全勤工資。
一般情況下,技術研發與產品設計完成之后,進入到實際產品生產環節需要的時間最快也得半年,優質企業平均需要一年到兩年,普通企業甚至需要兩年到三年。
畢竟技術是技術,技術驗證需要的制造工藝是小批量實驗生產,而工廠流程的規模化生產需要的是不同設備,甚至制造工藝與實驗室標準都有許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