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建設
殷歷2024年下半年,30臺旋挖鉆機在昌西市新科發射場址不知疲倦的工作著,來自巖土所的專家團隊,將納米二氧化硅漿液注入巖層,使地基承載力提升到普通重火力武器也無法摧毀的程度。
因為火箭發射時,導流槽要面臨3000℃以上溫度的尾焰考驗,所以新科集團的工程師團隊創新采用了大夏聯邦官方最新研發出來的“玄武巖纖維+碳化硅骨料“復合材料。
新材料的加入,超出預期的表現狀態,也讓不少人感慨航天產業才是未來產業。因為這種玄武巖纖維,就是大夏聯邦探月工程的成果之一。
在巨型保溫棚內,有專為施工設計研發的紅外加熱系統,可以維持澆筑溫度,保證混凝土流入鋼模板時,內部溫差始終控制在±2℃以內。
當榮耀科技、粗糧集團、夏興通訊、華衛科技這些企業的產品在全球賣爆的時候,昌西市周邊的一處平原上,有一座“蒼穹工廠”已經初具規模。
這座設計在30層樓高的龐然大物,采用的是預應力混凝土筒體以及空間網格結構的復合設計,施工單位已經與大夏聯邦的振華重工簽訂了合同,現場有多輛比渣土車還要龐大幾倍的特種作業車輛設備。
那履帶碾壓過的路面,可以輕松保證數輛轎車行駛。
比一般城市SUV都要大一號的麒麟Pro,在這些特種作業車輛面前就像是小玩具一樣“袖珍可愛”。
在新科航天中心3公里之外的區域,有新科集團聯合農科院生態學家種植和移栽的密林,正在汲取著大地和樹干掛著的營養液的養分。
未來,它們將會為這座新科航天中心充當噪音衛士,用密集的葉片,將火箭的轟鳴衰減為林間絮語,其根系網絡更構成天然防滲屏障以及水土穩固系統,保證新科航天中心周圍不會出現泥石流之類的自然生態災害。
周瑜雖然已經回到總部工作,但時不時也會遠程視頻,監督航天發射中心工程的工作情況。
不過,現在這些事情都“輪不到”他去急切,現在升為新科航天部門主管的李振夏教授,已經成為了這個工地的“活閻王”。
“雖然昌西市沒有海運條件,但昌西市官方已經在修建特殊道路,可以承擔運輸大型箭體的任務,發射中心的安全半徑及氣象數據,特別是年均晴天數,都非常優秀,地質勘探團隊采用三維地質雷達掃描,向我們確保地下巖層可以承重50MPa以上的壓力,所以你們施工方別跟我們說技術難度大,需要時間慢慢磨!
我們集團和科技院的幾位土木專家,沒有給你們做技術評估嗎?!”
“這個功能分區的設計方案,我覺得還需要再三斟酌,比如發射工位區,僅僅是現在就要包含固定式混凝土導流槽與可移動式臍帶塔,我們此前不是留有設計冗余嗎?再讓施工方多增加一部分底層硬化工作。”
“相控陣雷達陣列與光學觀測站的建設,雖然咱們是和大夏聯邦官方合作,但我們也要培養自己的專業工程師團隊,這方面我已經和人力資源部門打好了招呼,后面會增加對這方面工程師的招聘,當然,現在咱們集團的這類工程師也非常優秀……”
并且除了李振夏教授如此賣力,其他工程師們也同樣十分盡職盡責。
一天24小時,除了忙完本職工作,就是在工地周邊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