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利益驅動
夏芯國際現任總裁李立珉,他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目光充滿了感慨和贊嘆。
公司創始人章如鏡,收回了投在屏幕上的目光,也點頭稱贊道:“采用納米片堆疊結構實現柵極材料對溝道的全方位包裹,漏電率可以降低至3nm工藝的五分之一以下,晶體管密度提升百分之二十。
同時,這些增加的納米片層數、寬度及應變材料的重新調整,也直接影響著2納米芯片的性能,需通過原子層沉積技術精確控制納米片厚度。
新科光效公司的光刻機,使用的是當初新科集團董事長周瑜帶隊研發的SSMM束態技術光源,單臺設備成本雖然有10億以上,但支持更精細的納米片蝕刻,單次曝光分辨率也比EUV光源光刻機優秀許多,關鍵層需重復曝光的次數比臺積電的EUV光刻機要少一半以上,成品率控制難度要更加輕松。”
說到這里,章如鏡又突然疑惑道:“就是要重新選擇高遷移率溝道材料,引入應變硅鍺(SiGe)溝道,雖然載流子遷移率提升了三成左右,但是這對晶格匹配和界面缺陷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除此之外,還有設備、材料、工業軟件的升級,咱們的工程師團隊不亞于是重新學習一套新技術,一年的時間,或許不夠。”
聽到自己老師的憂慮,李立珉深吸了一口氣,解釋道:“老師,咱們忽略了一個問題,當柵極寬度縮至12nm時,電子穿透勢壘概率就是指數增長難度,要想將這套技術落地,我們還需要和新科半導體的工程師團隊解決一些個別材料的問題,并且熱管理復雜度升級,成本與良品率想要提升,也需要不少時間。
但時間不等人,一年的時間如果無法將2納米芯片完成試產,中原半導體、京兆由研集團和其他幾家半導體公司肯定會有其他想法。
聽說蓉城市的城投公司在幾年前投資的那家蓉城半導體公司,現在已經能夠進行10納米工藝芯片的制造,如果給他們時間,或許咱們很快就會看到他們進入3納米工藝……”
雖然李立珉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但章如鏡也知道自己這個學生想說的心里話是什么。
大夏聯邦是很大,半導體產業規模和市場也是琉球、歐洲這些市場不能比的,哪怕夏芯國際目前已經是全球最頂級半導體芯片工藝的制造方,但身后也仍然有一群競爭對手。
并且大家還都在新科聯盟這個平臺上,本就是互相幫助升級前進,一旦技術突破,后來者很快就能夠跟上腳步。
區別只是在于投資規模、產能、新科集團的授權范圍以及這些企業的發展方向不同。
但所有大夏聯邦的企業,都有一顆做大做強的心,像京兆由研集團,本來只是一個做半導體材料的官方性質企業,隨著這些年的升級和產能擴張、人才隊伍擴大,不也在搞半導體芯片代工制造這些項目?
還有那個中原半導體,看似不在珠三角區域,也沒有京兆市的支持,但也仍然依靠中原地區的扶持,還有那些愿意留在家鄉工作的半導體人才努力,現在都能夠做5納米芯片的代工項目。
要是再讓這些后來者努力下去,自家夏芯國際如果不突破的話……
想到這里,章如鏡突然神色凝重道:“SSMM束態技術光源制造出的光刻機,有著極大潛力,從技術根源來說,我們與這幾個兄弟企業并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咱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有兩個。”
現任總裁李立珉在一旁,下意識拿出了天璣80Z1的加密筆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