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休閑小院
許大茂所居住的院子坐落在四合院的西北角,這里相對較為僻靜,整個單獨院落占地面積頗廣,尤其是再加上那座精致的后院花園改建來的菜園后,更是顯得寬敞有余。盡管整個院子占地較大,但房屋數量卻僅有區區三間而已,一座西廂房和兩邊的耳房。其中靠西的一間,被改造成了廚房,使得實際可供居住使用的房間就只剩下兩間了。
那是時候每個家庭所占房間是有要求的,一般你有多余的房子,街道辦一定會上門給你做思想工作,讓你把房子租出去,這也是后面北平四合院各種產權糾紛的主要原因。
若按照這個年代的人均住房面積標準來衡量,許大茂家并未超標,畢竟,如果有錢在許大茂家后院蓋房子的人,也就不缺房子住。在當時那個物資匱乏、人口眾多的時代背景下,這樣的居住條件已經算是中等水平了。
上等的就是獨門獨戶,至于那種高層人員和軍區大院等單獨住房,我們不計算在內,這座看似平凡無奇的小院,就這樣靜靜地隱匿于北平城中數不勝數的四合院群落之中,絲毫不起眼,沒有奢華的裝飾,也沒有引人矚目的建筑風格,雖然屬于鬧中取靜,但也不沒什么人能覬覦!
在那寬敞的后院菜園子一角,許大茂修建的那座旱廁,承載了許大茂一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每周清理一下就能滿足日常所需!經過街道辦批許大茂改造后的自來水管道延伸進了這一方小小的院子之中,不管是洗衣做飯,還是澆菜洗漱,都比較方便!
每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后院時,晨霧伴隨清新的空氣彌漫其中,菜園子里的蔬菜們沐浴在陽光下,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偶爾傳來的鳥叫蟲鳴的聲音,也為這片寧靜的角落增添了一抹生機與活力。
走進小院便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氛圍——鬧中取靜。盡管周圍可能會有鄰居家的喧鬧聲、孩子們的嬉笑聲以及街頭巷尾的嘈雜聲響,但一踏入這個小院,一切似乎都變得安靜下來。在這里人的心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和繁忙,享受一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這樣的環境下居住,許大茂整個人都懶怏怏的
無論是閑暇時光坐在院子里曬曬太陽、看看書,還是親手打理一下菜園子里的蔬菜,都是無比愜意的事情。尤其在夏日的夜晚,伴著微風輕輕吹拂,抬頭仰望星空,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與神秘,更是一種無法言喻的享受。有了孩子這些東西都感覺到不對勁了。
自從那可愛的小家伙呱呱墜地后,許大茂望著自家的院子就有了一些不滿,他發現這個院子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實在存在諸多不便之處。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空曠無物、缺乏孩童游樂設施的場地,孩子們在這里根本無法盡情玩耍嬉戲。不僅如此,地面上厚厚的塵土更是讓人憂心忡忡,這樣臟的環境顯然不適宜孩子們在此追逐打鬧,洗衣服真是洗煩了,而且院子里的邊邊角角由于雜物堆積,就顯得比較臟亂。萬一孩子們不小心碰撞到這些銳利的角落,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尤其讓許大茂感到頭疼的是后院的花園改造成的菜園子。當時為了種地所設置的一些設施,搭的架子和設置都成了影響孩子自由玩耍的障礙。更別提成為孩子們歡樂的天地了。
于是許大茂下定決心要對這個院子來一番改造。他首先將從月亮門進入小院的那些破舊磚石統統替換成堅固耐用的城墻磚,并精心地對每一塊磚石之間的縫隙進行美縫處理。墻角堆積的生活雜物也被許大茂清理干凈。經過這番努力,整個院子瞬間變得煥然一新,干凈整潔的模樣令人眼前一亮。能磕碰到孩子的邊邊角角,他親自動手對其進行修整打磨,確保孩子們能夠在院子里安全無憂地奔跑玩耍。
除此之外許大茂還特意為家人打造了一個秋千——在院子中央搭建的秋千架是由五根直徑十厘米的圓木搭建而成的,堅固性沒話說,小孩子還沒有開始玩的時候,媳婦兒卻成了那里的常客。
每當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媳婦抱著孩子坐在秋千上輕輕搖曳,享受那份寧靜與快樂;他還制作了兩只精致可愛的小木馬放置在院子里,有時候孩子哭鬧的時候也可以哄一哄。以后就是充當孩子的玩具。
穿過那月亮門踏入了后院花園的過道也被許大茂重新鋪設了城墻磚,清理了兩邊的雜物,鋪一張毯子或者涼席,這個地方也是納涼的好地方。
后院菜園里,布滿塵土的路面如今已被整齊的磚石所覆蓋,這些磚石嚴絲合縫,許大茂為他的菜地穿上了一件堅固的鎧甲。腳下不再有飛揚的塵土弄臟鞋襪和褲腳,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穩踏實的感覺。
不僅如此,許大茂還考慮到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特意在路的兩邊做了遮擋,這樣一來,即使是年幼的孩童們,也能夠自由自在地在上面爬行嬉戲,盡情享受探索世界的樂趣。
除了對道路的用心修繕外,許大茂更是別出心裁地在花園邊角用木頭搭建起了一座小滑梯,這座滑梯寬三米、長三米,恰到好處地坐落在一片濃密的樹蔭之下。當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光影時,滑梯和樹葉之間的光影,充滿了童話色彩。
此刻這座滑梯正靜靜地等待著家中孩子慢慢長大,婁小娥就成了檢驗它們的第一個人,不知道是想要檢驗許大茂做的是否堅固,還是說她自己就喜歡玩?
玩了十多次才停下來,看來孩子喜不喜歡不重要,媳婦首先喜歡,待到孩子們足夠強壯,可以自如地爬上爬下滑梯之時,這里必將成為孩子們歡樂的天堂,留下無數歡聲笑語和美好回憶。
樹蔭下有了妻子和許大茂休閑的地方,也有了孩子歡樂的地方。這樣一個小窩就在這個年代修建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