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往美國的船
1947年那個風云變幻的年代,當時的國民政府正與大洋彼岸的美國保持著一種超乎尋常的緊密聯系,每個月都會有數量眾多的巨型船只滿載著貨物、人員以及各種資源中國大陸啟程,向著遙遠的美利堅合眾國進發。這些船隊浩浩蕩蕩地穿越遼闊太平洋,最終到達二戰時期收獲最大的美國。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許大茂和香江出發的同學還有裝作老師的下屬,也是準備從香江出發,隨意地挑選了其中一艘即將路過遠航的輪船,和一眾同學約了時間,就準備出發了,也和父母商量過,許大茂已經想好了,每個月都會給家人寫信和寄錢,當他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一些錢的來源就可以忽略掉,也能為父母減輕壓力,也能減緩父母對他的思念。
終于迎來了出發的日子,這一天溫暖的陽光毫無保留地灑向大地,帶有咸濕的海風吹拂的碼頭之上每一個人,熙熙攘攘的人群發出各種各樣的喧鬧聲,道別與祝福伴隨著歡笑與眼淚,許大茂也告別了父母登上了這艘大船。
許大茂身背簡單的行囊,手中緊緊提著自己的行李箱和那些同樣懷揣夢想、準備前往美國求學深造的同學們一起出發。許大茂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出身名門望族,有的則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但此時此刻,他們相聚在一起,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激動之情。
大家紛紛熱情地互相問候、寒暄著,彼此交流著各自心中那份對于異國他鄉生活的期待,也毫不掩飾地傾訴著隱藏在心底深處的擔憂和焦慮。
畢竟,前方等待著他們的將是完全陌生的環境和充滿挑戰的未知旅途,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的許大茂是獨特的,也是糾結的,他不好意思告訴這些同學們,等他們回來的時候,祖國會變了顏色,那時候就是他們選擇的時候,他們中間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會再回來了。
他記得有個蘇聯的宇航員,在蘇聯解體的時候被遺忘在外太空,好久之后才回來,但是他的祖國已經不在了,不知道他那時的心情,但許大茂應該會見識到。
伴隨著那震耳欲聾、響徹云霄的汽笛聲,一艘鋼鐵輪船開始緩緩移動起來,逐漸離開了繁忙喧囂的港口。
此時此刻,正站在寬闊甲板之上的許大鵬,目光緊緊鎖定著那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于視野盡頭的祖國海岸線,內心深處不禁涌起千頭萬緒、這是他兩輩子加起來第一次出國,除了時空的距離,也是他兩輩子加起離祖國大陸最遠的地方!
許大茂深知此番遠行絕非僅僅只是一趟普普通通的求學旅途那么簡單,船上的人都再向岸邊招手,都在告別自己的親人,許大茂所能做的唯有靜靜地佇立原地,朝著故鄉方向輕輕揮動起自己的手臂,以此作為與含辛茹苦將其養育成人的雙親之間短暫分別的道別方式。
—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的這一艘船上,各個國家的工人,政客,軍人,醫生,記者,還有這一群意氣風發去求學的年輕人,
這群人相信只要抵達美國這片土地,就一定可以汲取到更為廣博深邃的知識以及積累下對于各個行業的實踐經驗;待到學成歸來之日,便能全身心投入到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之中,傾盡自身所有力量去添磚加瓦、發光發熱。
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未來之路究竟將會呈現出怎樣一番景象呢?是一路平坦順遂、暢通無阻的求學之旅?亦或是布滿荊棘坎坷、難以預料的重重艱難險阻?……全然無從知曉答案。
但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而又熾熱的心靈往往擁有著無盡的勇氣與果敢,無論前方等待著的是何種艱難困苦,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奮勇向前、披荊斬棘!
在美國遼闊的海面上,這一艘巨大的船只正緩緩前行著。遠遠望去它就像一座漂浮的城堡,但近一看,才會發現里面早已無比擁擠不堪。
許大茂和同學們的座位都在從上往下數第二層,和底層相比這里的空間確實要寬敞許多,至少能讓人稍微伸展一下身體,不至于太過局促,同學朋友聚到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
透過欄桿向底層望去時,你只能看到碧波蕩漾的大海,海浪拍打在船底蕩起的白色浪花,遠望之時除了空中飛舞的海鷗,碧藍的天空加上白色的云朵,你只能看到遠方已經變淡的海岸線,如果你不去考慮船搖晃帶來的眩暈感,那么天地都變得廣闊了。
許大茂把自己藏在角落里,與意識開始掃描這艘船的安全,底層的各種情況都進入到他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