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前往東宮
東宮書房里,朱高熾請方塵落座,親手為他斟了杯熱茶,目光落在案上攤開的水泥作坊圖紙上,溫和開口。
“方伯爺,昨日朝房外聽你說水泥能興大利,孤心里一直惦記著,這東西到底好在哪里?能讓父皇如此看重,連南北大道都要全用水泥來修?”
方塵捧著熱茶,指尖暖意漸生,沉吟片刻。
“殿下若信得過臣,不妨先聽幾個實例?!?br/>
方塵回想起鳳陽府,旋即繼續說道,“去年鳳陽遭了水災,百姓房屋沖毀大半,臣用水泥摻砂石筑墻,七天就蓋起了兩百間新房,墻體堅固得能抗住中等洪水,到現在還好好的。
若是用傳統青磚,至少要三個月,耗費的木料磚石是水泥房的三倍?!?br/>
朱高熾聞言眼中一亮,身體微微前傾,“七天蓋兩百間房?這速度倒是驚人,尋常百姓蓋房,往往要攢數年積蓄,還得請工匠、備木料,水泥房竟能如此省時省料?”
“正是?!狈綁m點頭,語氣愈發平和。
“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砂石隨處可見,不像青磚要燒窯毀林,成本能低一半。
臣算過一筆賬,一戶農家蓋三間水泥房,連工帶料只要五兩銀子,比青磚房省了七兩,尋常百姓踮踮腳就能蓋得起。
這還不算,水泥房冬暖夏涼,墻壁不易受潮,存糧食,放農具都比土坯房強得多?!?br/>
朱高熾撫著胡須,若有所思,“百姓安居方能樂業,水泥能讓百姓低成本蓋房,確是民生大利。
那修路呢?孤聽說你試修的徐州十里路,馬車跑了一個月都沒深轍?”
“殿下明鑒?!?br/>
方塵起身走到圖紙旁,指著上面的路面結構圖。
“傳統石板路要先鋪碎石、再嵌石板,遇著雨天石板松動,馬車一過就顛簸,半年就得修補。
水泥路是整體澆筑,石子摻在水泥里凝固后,堅硬如石,雨水滲不進,車輪碾過只會留下淺痕。更妙的是壞了哪里直接鑿開重澆,三五天就能修好,比換石板省太多人力?!?br/>
他頓了頓,聲音更亮,“就說南北轉運吧,往年糧車從南京到北京,遇著雨季每月至少停滯半月,損耗糧食上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