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意降名山(三)
等到螢火起床之后來找流火,還想與其商議一下由誰留下管理族人之事,卻見洞中已經是空無一人,鴻飛杳杳。螢火拿著流火留下的書信,只能望空苦笑,搖頭不已。
卻說流火一路往凈樂方向趕去,到了當日傍晚時分,已經飛出了南疆境界,進入了中原大地。他正行之間,突見遠處下方正有一頭避水金睛獸在低空飛行,慢悠悠地不慌不忙。他仔細一看,卻原來是當年的老戰(zhàn)友德昌。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因為兩人之中,德昌善水,流火善火,所謂水火不能相容,屬性相關,兩人初見面時一直不合,時有摩擦。后來還是太子時時安撫,為兩人悉心調和,最后兩人不但盡釋前嫌,而且還成為了一對極要好的朋友。
德昌的避水金睛獸雖然在水中甚是厲害,但飛行卻非所長,而雷鳥的速度卻是在鳥類之中僅次于大鵬、孔雀、鳳凰、朱雀、青鳥等神鳥的飛禽,所以流火一發(fā)現(xiàn)德昌,還未來得及招呼,雷鳥已經越過德昌頭頂,飛出老遠了。
此時德昌也已經發(fā)現(xiàn)了頭頂?shù)牧骰穑雎曊泻簦瑓s見流火座下的雷鳥飛行速度迅速減慢,然后再空中劃出一個極為優(yōu)美的弧線,如一顆玄絢麗的流星,倏然出現(xiàn)在德昌面前。
二人多年不見,老朋友之間自然有許多心事要相互交流。兩人見天色不早,于是便相約落地,在山間密林之間尋覓一點獵物充饑,然后相對而坐,閑談起來。
交流中流火這才知道,那德昌也是因為難以克制對于太子的渴慕,所以才在本族事物完全走上正軌之后,將族中之事交付給了副手打理,自己則獨自一人離開領地,要前往凈樂尋覓太子,聊解思慕之意。
了解了對方的來意之后,兩人相視大笑,更是惺惺相惜。
第二天一早,兩人隨即聯(lián)袂而行,一起趕往凈樂,這才發(fā)生了前邊的一幕。
流火將前事說完,與德昌一起,用一種熱切的目光注視著弗倫,意思是希望能夠盡快見到太子。
弗倫看著眼前兩人那種急切的神情,觸動心事,禁不住鼻頭一酸,老淚縱橫。
流火和德昌見狀不由得心中大震,還以為是太子遭遇了什么不測之禍,連忙出言詢問。
弗倫這才拭淚說道:“二位有所不知,不光是二位想要見他,就連本王和善勝也是想見他而不可得。這次恐怕要讓二位失望而歸了!”
二人一聽,都是感覺有些莫名其妙,德昌溫言說道:“弗倫老哥哥莫急,究竟發(fā)生了何事?竟讓您如此傷心?難不成太子他……”
弗倫搖頭道:“那倒不是,那逆子如今還好好地,并沒有什么不測。不過他雖然仍在人世,卻也可以說早已死去多年了!所以二位這一番心意本王雖然感激,卻是難以滿足二位的心愿。還請兩位見諒!”
話音哽咽,猶自唏噓不已。
二人更是有些莫名其妙,反復追問之下,弗倫這才把當年人魔大戰(zhàn)結束之后,太子猶自在外逗留多時方才回國,卻已經性情大變,將世間富貴榮華視若糞土一般毫不留戀,最后留書出走,遠赴太和,畫地為牢,自閉自封,將自己隔絕于塵世之外欲求大道之事說了出來。
最后弗倫搖頭說道:“不瞞二位賢弟,我這逆子罔顧親情,獨自在太和山修道已經足足二十多年,至今杳無音訊。若不是因為善勝將一頭自幼飼養(yǎng)的黑色靈虎放入山中,探求他的消息,兼且保護于他,我們都很難確定他的生死存亡。因為以黑虎之靈異,若是太子有什么不測,它必會回來報信,但如今二十年已經過去,卻始終不見黑虎回來,所以本王和善勝這才能夠斷定,這個逆子必然還安然無恙地生活在那片廣袤叢林之中。只不過因為他入山之前,一劍劈開大山,形成一條寬廣陡峭的大河,一般人根本不能渡過。所以本王也只好由他胡鬧,不去管他。只不過本王日夜憂思的是,自己年紀已經逐漸老邁,這一個大好的王國無人承繼,實在是讓人有些心如油煎。唉!本王如今也是別無他法,只好在國內另尋良材,替代他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