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始至終,楊戩對親人有情,對朋友有義,忠肝義膽,義薄云天,一直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人。 只是他只做不說,任由其他人誤會自己,只為了自己在乎的人能夠活的更好。 得知真相后,主角一群人全都心態崩潰了。 羞愧到想要自殺。 而楊戩至此不僅完成了洗白,而且風頭一時無兩,順利超過沉香,成為《寶蓮燈》事實上的主角。 主角團隊基本等同于祭天,反襯了楊戩的英明神武。 這種形象,焦恩駿怎么可能不喜歡? 這是一個典型的戲保人的角色。 只要演的不差,就一定能被觀眾喜歡,而且很可能還會特別喜歡。 后面的劇情,就變成了楊戩和王母的爭鋒,主角團隊開始打醬油。 畢竟《寶蓮燈》在岳關心目中最出彩的角色一直都是楊戩,既然如此,他當然沒必要給沉香一伙人安排太多劇情。 主角人設不招人喜歡,就盡量削減主角的戲份。 還不如讓楊戩多出出場呢。 把格局拉高一點。 楊戩象征著反抗與變革。 而王母象征著天條與守舊。 兩者勢同水火,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