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嶺南連年都有瘟疫,所以朝廷就不管了。 這是什么邏輯。 找戶部沒有用,李瑾瑜又直接找上了父皇。 【光昌帝聽后沒有做決定,而是讓你去找戶部反映問題。】 【你知道找戶部沒有用,便一直等在殿外,等了一天一夜。】 【次日清晨,執筆太監曹公公悄悄對你說:“秦王殿下,嶺南路途遙遠,人口稀少,朝廷進行賑濟得不償失。”】 【“而且等朝廷賑濟的物資在幾個月送達后,那邊的人早就死光了,反而浪費了糧食。”】 【陛下也是沒有辦法。】 【“更重要的是朝中哪里有嶺南出身的人?誰會在乎跟自己無關的人?”】 【“陛下就算出手,也只會遭到朝堂議論。”】 【你不解地反問:“難道嶺南的百姓就不是我大唐的子民了嗎?”】 【曹公公搖了搖頭:“這就不是老奴能說的了。”】 李瑾瑜很無奈。 戶部和父皇都不管嶺南的瘟疫。 自己難道就看著那邊死人,看著洛塵暴露在危險之中嗎? 可是朝廷不出錢,自己現在又被罰俸了半年,根本就掏不出錢? 李瑾瑜看了看秦王府見底的庫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