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立趙王或許能讓功臣們無異議,但能否贏得能臣之心則很難說。” “反觀魏王,其外祖父乃左丞相,門生遍布朝野,立魏王方能廣納人心,服眾于天下。” “閣下為何將功臣與能臣區別對待?難道功臣之中就無杰出之才?” “呵!那些人不過是借著當今圣上的榮光,恰逢其時罷了。治理國家,當重用儒士。” “若無真才實學,豈能得圣上青睞?又怎能隨圣上共創不朽功勛?閣下之言,不過是出于嫉妒罷了。” “你說誰在嫉妒?” “正是你在嫉妒。” 眼見爭論魏王和趙王誰上位更能說服天下人的兩人越吵越急。 一位旁觀者適時地插話,試圖緩和氛圍。 “諸位,你們覺得秦王是否有此機緣呢?” 話題一轉至秦王李瑾瑜,方才還劍拔弩張、怒目而視的兩人,竟不約而同地展露笑顏,幾乎是同時斬釘截鐵地回應: “絕無可能!” “簡直是天方夜譚。” 提到秦王,洛塵的耳朵豎了起來。 雖說李瑾瑜繼承皇位的成功率不高,但也不至于一絲可能沒有吧。 而且自己在推演也送李瑾瑜當了一回皇帝。 “話別說太死,萬一秦王得到能人輔佐,突然就繼承皇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