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見衛(wèi)青
元朔元年六月,這一天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灌夫罵座!
自從竇太后死后,劉徹對于竇氏愈發(fā)疏遠甚至開始依靠法黨的力量進行清算,現(xiàn)在他因為有了太學的官員支持,再也不需要顧忌影響了。
對于朝政的控制力非常嚇人,功臣和老臣們總算是明白了學閥的可怕,因為徐氏在文壇的影響力,培養(yǎng)招收了大量讀書人。
之前文帝景帝甚至是戰(zhàn)國時期都開辦過這種學府,但最終都沒有成規(guī)模,其原因便是過于排斥寒門子弟,錯過了人才,還有也是被貴族滲透,君主不怎么信任的緣故。
現(xiàn)在朝廷的太學主要是徐氏經(jīng)營,所選拔的大多都是沒有門第的豪強及寒門子弟,功臣之后也可進入學習,但比重就不高了。
劉徹對徐氏有著絕對信任,因此會任用所產出的人才,同時徐氏對皇家也絕對忠誠,因此沒有任何小心思,只是經(jīng)營著學府。
張湯兼修儒學,所以并沒有演變?yōu)榭崂簦€有其他為皇帝做事的手段
大漢定制的律法其實并不算太嚴苛,這也是儒家的影響,官員嚴格以法規(guī)勸,同時又注重德行教育,適當對某些特殊情況網(wǎng)開一面,在這種“大棒加甜棗”的操作下,百姓十分感動,所以主動遵法。
如今大漢的國策便是即以法為準,又注重百姓的德行教育,從雙重方面治理國家。
不過,法家還有一種獨特的皇帝排除異己的方法。
那就是先引導輿論把此人的名聲搞臭,讓天下人憤怒對其口誅筆伐,最后再用嚴苛律法令其犯罪并處死。
這套操作下來能將影響降到最低,可能自危的就只有大臣了。
田蚡前期被劉徹捧殺十分蠻橫,但在被徐恭敲打后也就老實了,為了自保選擇辭去丞相之職,全權負責太學的事物。
劉徹也是同意了,太學真的太重要了,是如今大漢最主要的人才產出地。
現(xiàn)在剩下的就只有魏其侯竇嬰,而劉徹處理他的辦法就是“灌夫罵座”,但有一處不同,那就是主人公換成了御史大夫張湯。
半月前,張湯迎娶梁王之女,一時間朝野無不祝賀,竇嬰和灌夫也因為失勢接受太后王娡點撥,想要前去祝賀。
灌夫給其敬酒,早有謀劃的張湯故意不理睬,最終惹怒了這位脾氣暴躁的將軍,遂對其破口大罵。
張湯趁機發(fā)難,以其犯法為借口,用御史大夫的權力將灌夫全家抓入監(jiān)獄,不久王娡出面將其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