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留宿
孤零零的一座廟立在山崗上,隔著厚重的雨幕,就像是漂泊在海上的孤島。
寺廟很偏僻,通訊信號并不好,電話都打不出去一個,更別說手機上網了,只有偶爾運氣好才能刷新出來網頁。與外界的失聯(lián)讓躲在寺廟里的村民更加的焦躁和不安。
“我兒子女兒還都在城里呢,也不知道他們怎么樣了?”
“我家孩子還在學校里呢?這雨什么時候能停?”
“我媽上次去我兄弟家里給他們看孩子去了,不知道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
“我家新蓋的房子,剛裝修過,想著給孩子娶媳婦用的,現(xiàn)在全都白搭了……”
……
認識的不認識的村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抱怨,埋怨著不識相的老天爺。也有心里不安的披著雨衣結伴出去觀察外面河水的情況。
蔣倩和家人冒著雨坐在角落里,安靜地聽著各處的談話,收集著信息。
而就在這昏暗的雨幕中,寺廟的僧人腳步匆匆,冒著雨進了大殿。
年長的僧人雙手合十向大家行了個禮,才道明了來意。
原是寺廟的糧食不多了。
寺廟里平時就只有四個人,除了廟會的時候,寺里會接待香客吃飯糧食會多準備一些,平常的時候廟里儲備的米面糧食一向不多,至于蔬菜和肉類,他們也跟山下的村莊一樣,大都依賴自給自足。
眼下這場暴雨一來,廟里跟村民們一樣,也不再能出去買菜買糧。
剩下的糧食也絕對不夠這三個村子加起來六七百人吃的,因此,晚飯只能靠自籌。
“我知道大家撤離的時候帶的東西也不多,但現(xiàn)在這種情況,寺里確實供不起這么多人的吃喝,所以才來找大家籌集糧食。
哪家?guī)Я说模屯@袋子里放一把米和菜就行,做好的粥和菜,我們一會兒做好了給大家送來。要是自己帶了干糧不在寺廟里一起吃的,也可以,后面廚房里有燒好的熱水,需要的人可以去打。想自己做飯吃的,后面也有灶臺和柴火,大家可以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