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鎖的房間
何雨彤將尸體運回警局之后,南楓夕開始進行了房間內部的勘察。她走進房間,一股濃烈的腐臭味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捂住口鼻。
南楓夕皺起眉頭,強忍著不適感繼續向前走。她看著墻壁上,地面上,窗戶上,房門上密密麻麻的蛆蟲,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惡心。這些蛆蟲似乎無處不在,它們蠕動著,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
要知道,刑警處理蛆蟲最怕的三個東西是尸臭、蛆蟲的密集程度和現場的環境條件,而今天的現場就占了兩個。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刑警也會感到頭疼。
尸臭具有極強的刺激性氣味,常常讓刑警感到不適甚至作嘔。這種特殊的氣味可能掩蓋或解釋某些死因,因此刑警在調查時需要忍受這種難聞的氣味。他們必須保持冷靜和專注,仔細觀察每一個細節,尋找線索來解開案件的謎團。
然而,眼前的場景實在是太過惡心和恐怖。蛆蟲的數量之多,讓南楓夕幾乎無法找到落腳之處。他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蛆蟲,盡量不踩到它們。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蛆蟲似乎無處不在,隨時都有可能爬上她的鞋子。
其次,蛆蟲的密集程度也是刑警們最為懼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尸體腐敗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有大量的蛆蟲滋生,這些蛆蟲密密麻麻地覆蓋在尸體上,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而且,由于蛆蟲數量眾多,它們不僅會增加處理現場的難度,還可能會帶來衛生和健康方面的風險。因此,刑警們需要小心翼翼地處理這些蛆蟲,以免影響證據的收集和分析。
南楓夕思考片刻后說道:“沈羽,你去準備一些防毒面具和特殊的殺蟲劑,以應對現場的蛆蟲情況。”因為現場的蛆蟲實在太過密集,讓人看了心生恐懼。經過深思熟慮,南楓夕認為這些工具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控制現場環境,減少對證據的破壞。同時,防毒面具也能保護刑警們的身體健康,避免受到蛆蟲和腐敗氣味的侵害。
沈羽立刻行動起來,沒過多久,他和另外兩名警員提著五六個鼓鼓囊囊的袋子走了過來:“老大,你要的東西準備好了!”南楓夕接過這些東西,說道:“穿著防護服的人留在現場,沒穿防護服的人到外面去。”于是,現場只留下了南楓夕、韓翊和沈羽三個人。
他們三人戴上防護面具,拿起特殊的殺蟲劑,對著蛆蟲就是一陣猛噴。隨著殺蟲劑的噴出,蛆蟲像雨點一樣從房頂上嘩嘩啦啦地掉落下來,一個接一個地砸在南楓夕三人的防護服上,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
南楓夕、韓翊和沈羽三人在處理蛆蟲的同時,也對現場進行了極為詳細的勘察。南楓夕將一些可疑的地方拍照做了記錄,而韓翊和沈羽則提取了一些相關的物證。他們認真地搜索著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經過一番努力,不一會兒房屋內、房屋外、墻壁上、窗戶上、門上、天花板上所有爬滿蛆蟲的地方都被清理得干干凈凈。隨著蛆蟲紛紛掉落,出租屋內原本被遮蓋的容貌也逐漸顯現了出來。
門正對著的是一張僅僅只能容納一個人睡下的小床,床的一旁擺放著一張方形可折疊的桌子。那之前爬滿蛆蟲密不透光的窗戶現在也變得明亮起來,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將出租屋內的景象照得一清二楚。
令南楓夕感到困惑不解的是,那具尸體竟然在房間里腐爛,蛆蟲已經蔓延到了每一個角落。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出租屋內的窗戶緊緊關閉,唯一的出口便是那扇門。而當他們接到報案并趕到現場時,出租屋的房門依然緊閉如初,更奇怪的是,他們并未在門鎖上發現任何被破壞過的痕跡。這意味著,尸體就這么離奇地在這個完全封閉的房間里逐漸腐敗變質。
南楓夕突然眉頭緊皺,腦海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他轉頭看向沈羽,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沈羽,你去查查王瑞的人際關系。”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沈羽立刻停下手中的動作,毫不猶豫地脫下身上的防護服,向樓梯走去。他邊走邊回答道:“是,老大,我這就去查。”說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了樓梯口。
這時警局里的何雨彤和李琳琳也在仔細地進行尸檢。何雨彤燒開了一壺水,然后按照之前相同的方法,在那堆蛆蟲中挑選出幾只發育得最好的蛆蟲。就在她專注于尋找蛆蟲時,突然間,她在那堆蛆蟲中發現了一個由蛆蟲形成的蛹。這一發現讓她驚喜不已,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個蛹,將其放置在顯微鏡下進行更細致的觀察。透過顯微鏡,周雨彤清晰地看到這個蛹尚未孵化出來,這意味著它可能隱藏著重要的線索。
由于此時正值夏季,溫度較高,蒼蠅很容易在尸體上產卵。這些卵在30℃左右的氣溫下,大概只需要8至14個小時就能孵化成蛆。蛆蟲每天都會生長約到0.3厘米,一般情況下,經過4到5天后,其長度就可達到1.2厘米。隨后,它們會轉變為蛹。大約再過一周,蛹便會破殼而出,成為幼蠅。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