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收收班子的心
另有一說,北宋末年趙玖在被金兵俘虜后,僥幸逃脫,金兵窮追不舍。
至澭水河畔,情勢危急之中,趙玖所騎之馬奮力一躍,橫渡澭水至對岸,從而幸免于難,后人為了紀念此事,亦將澭水改名為趙王河。
也有說此河跟宋金有關,故稱宋金河。
但到了此時的明朝,山東的百姓更多親切稱呼為趙王河。
此河經河南考城等縣后,匯黃河,繼而流入曹縣。
這進入曹縣的入口,就是安陵鎮。
有著這樣一支航道經過,安陵鎮在元明之前其繁華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但自杜充決黃河阻金兵后,黃河進入不穩定期,曹縣亦或安陵鎮的繁榮逐漸下降。
洪武年,為了避水患把曹州治所一遷再遷到現在的盤石鎮,接著再降級。
原本能稱‘曹爺’,淪落到連‘曹哥’都算不上。
來這,楊為先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帶有目的性,看一看此地發展潛力。
當進了此地界,沒有急著讓王巡檢帶入城,而是直奔城外不遠的河邊。
一行人下馬步行,慢慢朝著河邊走。
“王巡檢,此鎮每年進出商賈如何?”楊為先看著周圍稀稀疏疏的路人,問出疑惑。
“縣尊,就如現在所見這般,每日來往人流稀少,一年到頭除了個別進出貨的商賈,基本就沒啥行商之人。”
王巡檢嘆著氣,一臉傷感,摸了摸身旁馬兒的頭,緩解內心,
“這些年曹縣百姓都過的苦,也就縣城附近百姓過的還行,能存些貨物余錢,才讓不少商賈愿意前去。
自縣城治所搬到盤石鎮后,這靠近黃河、趙王河原曹州地界基本都沒啥百姓,隔幾里地才能見到寥寥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