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淮河水災
“陛下!方中憲在外求見,說…說他造出了水泥,要在陛下面前驗證!”
百官聞言一陣騷動,這半月來水泥的名頭早有耳聞,說是什么比石頭還硬的灰漿,可終究沒人見過實物,多半只當是方塵這年輕學士的空談。
朱棣眉頭微皺,抗洪的焦頭爛額讓他沒心思應付新奇物件,可想起方塵先前督造鋼錠和賺大量銀錢的實績,又按捺住不耐。
“讓他進來。”
方塵很快走進殿內,身上雖換了件青布圓領袍,臉上卻還沾著未洗凈的灰痕,鬢角甚至掛著點窯場的白灰,與奉天殿的肅穆氛圍格格不入。
剛站定,吏部尚書便皺著眉出聲,“方學士成何體統!朝堂之上何等莊嚴,你這般灰頭土臉闖進來,豈不是視國法如無物?”
禮部侍郎緊隨其后,“陛下正議抗洪大事,哪有功夫看這些旁門左道的玩意兒!依臣看,不過是嘩眾取寵罷了。”
方塵抬眼掃過二人,拱手卻未低頭,他其實不明白,為何每次他有話要說時,不管是誰都要頂他兩句。
“也許因為父親是方孝孺吧。”
思緒回落后,他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
“二位大人言重了。臣剛從窯場趕來,臉上灰痕未凈,確失儀軌,這是臣的不是。”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殿內百官,“可淮河堤壩潰決,三萬百姓流離失所,陛下正為此徹夜難眠。
若臣這灰頭土臉造出的東西,能堵住決口、護百姓周全,比起朝堂上冠冕堂皇的空談,哪個更合體統?”
他轉向禮部侍郎,語氣更添幾分銳利,“侍郎大人說這是旁門左道?敢問大人,磚石擋不住洪水時,你禮部的禮儀能筑堤嗎?
百姓在洪水里掙扎時,體面能救性命嗎?臣半月燒了四十五窯,不是為嘩眾取寵,是想給陛下,給百姓尋個抗洪的實法子,這旁門左道若能救命,臣倒愿做這不體面的人。”
一番話擲地有聲,殿內霎時安靜。那吏部尚書張了張嘴,竟找不出話來反駁。
禮部侍郎臉色漲紅,悻悻退了半步。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不必多言,方愛卿要如何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