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屬狂潮:自由之旗 OR6-EP4:歌利亞(8)
“抱歉,這對我們尋找麥克尼爾有什么幫助嗎?”伯頓撓著大半光禿禿的頭皮,“還不如想辦法再抓一個信仰衛士團高級領導,起碼他們的缺席會引起那伙薩拉菲瘋子內部的新斗爭。”
“我在很認真地幫你們考慮同時對我們雙方有益的行動。”卡薩德用不容置喙的口氣說道,“……你跟我說,被你擊落的安布雷拉運輸機可能是在這附近起飛的。容我多說一句,這個結論有些反常,因為安布雷拉完全可以利用他們在伊拉克軍隊內部的盟友建立一條從南到北貫穿伊拉克的運輸路線而不是采用成本如此高昂的運輸手段……我從他們的角度想了想想了想,氧氣瓶或是液化石油氣罐半路上被人劫持也就算了,哪怕那些實驗品被攔截也不是不可接受,唯獨有些對計劃至關重要的東西是必須用最安全的手段運輸的。”
這三言兩語說服不了伯頓,只會帶來更多的反對意見。被兩人排除在外的米哈伊洛夫尷尬地目睹著伯頓和卡薩德那完全將他無視的爭論,從中他聽不出半句能對行動有幫助的建議,只看出了這二人之間肯定存在什么根深蒂固的矛盾。幾分鐘后,覺得自己有點多余的米哈伊洛夫悄悄地后退了兩步,他不想在無意義的討論上浪費時間——說時遲那時快,彼得·伯頓敏捷地伸出右臂按住了米哈伊洛夫的左肩,嘴里隨意地問道:
“米哈伊洛夫先生,您怎么想?”
“……我怎么想?我也不知道我會怎么想。”米哈伊洛夫干巴巴地答復著,“不過我只清楚一件事:再不做決定而是沉迷沒營養的爭論,不管是全速撤回伊拉克還是在逃跑之前給對方一記耳光,你們都做不到了。”
伯頓見狀,齜牙咧嘴地轉向卡薩德,磨著牙宣布他決定聽從卡薩德的安排。
“這里都是你的人,我們就是想私下逃跑也不行。”他放棄了掙扎,“目標在哪?”
徒有其名的阿拉伯王子搖了搖頭,背著手返回了自己的帳篷內,留下面面相覷的伯頓和米哈伊洛夫站在原地發呆。他需要規劃的行動太多了,襲擊必須和撤退同時開始,而且整個過程中要避免沙特軍把注意力轉向撤退中的部隊。光是這些還不夠,他還需要防止自己的人馬到了伊拉克之后反而被圍殲……這些工作落在他一個人的肩上,讓他喘不過氣來。
卷著熱沙的狂風猛烈地從地表吹過,沙子不可抑制地灌進了卡薩德的長袍。這是一場屬于他自己的戰斗,而他輸了,在伯頓面前輸得毫無保留余地、被迫尋求對方的支援。那么,他還有為自己保住最后一點尊嚴的機會。讓這些美國人、這些曾經給予他希望又無情地背叛他的不可信的商人和精明的算賬家給他收拾殘局?比改信耶穌基督更讓他感到恥辱。
“喂!”伯頓不知什么時候鉆進了帳篷里,“我想跟你說說——”
“別打擾我工作。”卡薩德研究著地圖上的敵方據點位置,他可以預判沙特軍的行動,而且幾乎能夠鎖定安布雷拉的位置,“你現在的工作是想個辦法給你的AS機甲做偽裝,免得被認出來之后引發更嚴重的后果。”
“……晦氣!”伯頓罵了一句,“你也是,博尚也是……心里藏著一堆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把其他人當什么了?就是麥克尼爾——”
“你以為他對你們隱藏的東西很少嗎?”卡薩德反問道,他趁著伯頓疑惑時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示意對方識相地走開,“……晚上就行動,把那些老鼠全都燒死在它們的巢穴里。”
伯頓最擔心的是沙特軍在被他們擊退后不久卷土重來,為此他不斷地催促卡薩德手下的機械師們加快維修速度,不過那些阿拉伯人完全不聽他的指揮,還在按照伯頓所說的【俄式維修法】干活。心里憋著一股怨氣的伯頓沒處發泄,只好不停地抽煙,他預感到這具軀體差不多會在五十歲左右得上肺癌,但那他又有什么關系呢?預想中的報復并沒有到來,挨了迎頭痛擊的沙特軍表現得比伯頓所能預想到的下限更加不堪,這為卡薩德的人提供了撤退的良機。從邊境地帶那些流動式的定居點周圍,由沙漠之舟和現代化的卡車承載著的半軍半民的部落成員們三五成群地向著未知的世界進發。
火熱的太陽垂入了地平線下,夜幕降臨了這片土地。伯頓裹著兩層袍子卻還是被凍得瑟瑟發抖,他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站在原地跺著腳。
“讓我多住十年,我也會覺得這地方不適合人類生存。”他對著米哈伊洛夫抱怨道,“唉,每當我這么想,我就會更佩服這些阿拉伯人。”
“我也看出來了,這半個小時內開著車子撤離的人越來越多了。”伯頓回過頭看了一眼卡薩德的帳篷,見到卡薩德不慌不忙地從里面鉆出,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再等下去,就輪到沙特軍圍攻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