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Geass:南非風云 OR1-EP4:千禧年前奏(10)
和斯邁拉斯談了在巴黎的一些注意事項后,麥克尼爾返回圖書館繼續查閱資料,這一次他在對比EU本土和殖民地之間的許多差別。嚴格來說,被公眾稱為【本土】的EU領土并不只是歐洲,因為北非也存在【本土】,而東歐也有【殖民地】。這些專家和學者判斷一個地區是否是本土的重要依據,是該地是否屬于歐羅巴共和國聯盟的某個合法加盟共和國。如果某個地區不屬于任何共和國,且大部分官員全是靠執政官和元老院任命的,它就沒有自主地位,是名副其實的殖民地。
麥克尼爾在左手邊看到了一本《歐羅巴殖民地改造大綱》,他掃了一眼封面,發現作者叫皮埃爾·賴伐爾。
“他居然在這個世界上出了這么一本我從未聽說過的書。”麥克尼爾產生了興趣,“好,讓我來看看他做了些什么。”
在麥克尼爾的印象中,皮埃爾·賴伐爾是一個助紂為虐的綏靖派和無恥政客。然而,這位同樣叫賴伐爾并且同樣擔任了殖民事務部長的政治家卻是個兼具了鷹派作風和和平主義特征的矛盾人物。僅從他在皇歷1936年出版的這本著作來看,他顯然不會成為那個被送上審判席的罪人。
“……共和國聯盟一直忽略了那些長期受到不平等對待的地區。如果歐羅巴共和國聯盟希望踐行它的原本理念,就必須承認我們當下在東方實施的統治方式是名副其實的殖民。自波蘭向東,同樣屬于歐洲的公民們沒有得到他們生來就本應擁有的合法權益。”
皮埃爾·賴伐爾批評EU對俄羅斯地區實施殖民統治,這在當時是要冒著巨大風險的。俄羅斯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EU和聯邦徹底摧毀后,俄羅斯的領土被雙方瓜分,而打著解放者旗號的EU并未允許原俄羅斯帝國領土上建立任何共和國,反而成立了一個個和非洲殖民地地區類似的殖民地公署。這種不平等待遇極大程度地打擊了俄羅斯人和其他各族人對EU的信任,
“但凡EU把俄羅斯人當人看,那些俄羅斯人就不會給聯邦帶路了。”赫爾佐格總督在談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經作出這樣的評價。
也就是說,真正被EU看成本土的地區,只有在大殖民時代開始以前就歸屬于法蘭西共和國及其盟友、衛星國的領土。除北非三省之外的整個非洲、自波蘭以東的歐洲和北亞領土,全都是EU的殖民地。殖民地在巴黎沒有自己的代表,長期無法傳達自己的意見,這對渴望著改變現狀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阿非利加布里塔尼亞人希望得到和哥薩克人一樣的特權,而他們可能并不明白自己的要求對EU而言意味著什么。不管阿非利加布里塔尼亞人真正的目的只是從南非獨立還是加入布里塔尼亞帝國,EU都不會允許這些條件得到兌現。如果EU開啟了允許殖民地建立加盟共和國的先例,其殖民地秩序將在短時間內崩潰,依靠殖民地向本土輸血的辦法再也行不通了。
迄今為止,南非在所有殖民地當中是最特殊的。它的地位雖然依舊低于加盟共和國,但略高于殖民地公署,而總督也能更好地代表殖民地的公民們向巴黎那邊傳達合理的意見。麥克尼爾推測,如果阿非利加布里塔尼亞人公開發動叛亂,即便叛亂迅速被鎮壓,南非的特殊地位也將不保,它將變為一個和其他殖民地毫無區別的普通公署,而赫爾佐格總督強行通過的那些法案也許會被立即廢除,土著的境遇自然不會有半點好轉。
更要命的還不止這些。按照EU那種依靠語言進行劃分的另類方式,南非會被肢解,大部分領地將被并入其他殖民地公署,留下一個規模小得可憐的新公署。這樣一來,它除了扮演達官顯貴的礦坑之外,再也沒有任何意義。這不是赫爾佐格總督想要看到的,也不是麥克尼爾想要看到的結局。
心情沉重的麥克尼爾離開圖書館,乘上了總督為他準備好的專車。一路上橫沖直撞的轎車在幾個小時后抵達了機場,赫爾佐格總督正在門口和身旁的幾名保鏢談論著什么。見到麥克尼爾前來,總督上前將一個公文包遞給麥克尼爾,然后讓麥克尼爾去一旁的座椅上等候。
“說說您的計劃吧。”
“計劃很簡單,我們這回的目的是防止對手通過巴黎向我們施壓。”總督穿著一件風衣,頭頂扣著能夠從遠處蓋住他整張臉的大禮帽,“就是說,我們不僅要把巴黎的政客拉到我們這一邊,還要防止敵人向巴黎告狀。”
“【敵人】是誰?”
“那些自己做不成總督,也不想讓別人做總督的高級專員。”赫爾佐格總督毫不猶豫地將矛頭對準了其他非洲殖民地公署,“我已經想辦法堵死了阿非利加布里塔尼亞人的申訴通道,現在我們要在巴黎讓其他人也沒機會繼續胡言亂語。”
總督總是在笑著,麥克尼爾不知道他為什么還能笑得出來。
“我能做什么?”